市區場館已實現周末白天免費開放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要求各地要推動體育場館設施的開放利用,落實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記者昨日從市體育局獲悉,目前市區包括市體育館在內的公共體育場館已實現逢周六、周日白天免費開放,該局上半年通過公共體育場館及相關體育設施的管理,全民健身器材的管理維護也得到了加強。
據了解,此次《意見》的出臺,旨在通過一系列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措施,用10年時間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使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9000 億元。在一些具體指標上,《意見》指出,廣東省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要占全省常駐人口比例達到45%,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水平以上的比例要超過95%等。
《意見》提到,各地要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體育場館、公眾健身活動中心等場地設施,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和社區體育中心等建設。到2025年,各地至少要建成城市社區15 分鐘健身圈,實現新建社區及鄉鎮、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全覆蓋。
據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 年底建成的市區全民健身廣場是我市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的重要表現。近年來,我市通過實施鄉鎮農民體育建設工程,改善了鄉鎮地區的體育設施,而今年完成最后18 個鄉鎮的建設任務后,這一重大體育工程惠及的鄉鎮數量將達到95個。
今年上半年,我市體育部門推動體育事業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據了解,為加快體育相關行政審批效率,市體育局將國家二級裁判員和體育競賽的審批時限,由原來的 20 個工作日,縮短到兩個工作日,國家二級運動員的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 個月大幅縮短到兩個工作日。此外,《意見》中提到的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體育社會組織承擔部分公共服務事項”這一方面,我市已進行了大膽嘗試。在8 月8 日的“全民健身日”當天,市區的7 項群眾體育活動全部不再由市體育局直接主辦,而是交由各體育協會負責。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