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簽約工業項目合同投資總額達987億元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實習記者 劉亨鑫 昨日,全市在建及投產重點項目代表座談會召開,18 位代表就各自的項目建設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據了解,市、縣兩級將成立專責小組,對各個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層層落實、逐項解決。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在辦理審批手續、提供融資平臺、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建設等方面表達了觀點,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并表示能夠解決的問題立刻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將盡快研究解決方案。
市長彭建文指出,企業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是市委市政府需要認真研究、著力解決的關鍵所在,相關部門必須分析形勢,全力加快在建項目推進速度,在全市營造出大抓項目、快抓項目、建好項目的良好氛圍,以項目建設實實在在成效推動全市穩增長、快發展。
彭建文表示,市委市政府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心不變、力度不減、政策更優,企業要堅定在河源發展的信心,加快項目推進、確保履行合約,加快項目落地、投產的轉化率。政府和企業要加強合作,共同破解發展難題。
據市經信部門介紹,近年來,我市的工業經濟發展呈現出落戶項目增多、合同履約率高、投資拉動明顯等特點。自2012 年以來,全市有簽約工業項目464 個,合同投資總額達到987 億元,其中僅“三個50”工程就引進了320 個投資5000 萬元以上的大項目。目前,這些簽約項目中已有379 個履約,264 個項目已建成投產并完成投資224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我市引進項目的效益貢獻也在不斷增強,“三個50” 工程中新投產的項目中已經有83 個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并在去年完成了工業產值 86.7億元。
盡管近年來我市狠抓項目屢有突破,但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項目建設中的資金到位情況并不理想。數據顯示,今年我市新開工在建項目52 個,合同投資總額200.8 億元,但截至6 月份,僅到位資金 17.6 億元。此外,今年總投資超過155 億元的55 個續建項目,上半年也僅到位資金47.1 億元。據悉,處于低位運行的資金到位率造成了我市工業投資增幅回落,并影響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
新聞1+1
上半年近8成規上企業實現穩增長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實習記者 劉亨鑫 記者昨日從市經信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工業企業基本面向好。全市506 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有77%實現穩增長,35 個工業行業中有約30 個保持了正增長。
自2013 年實施“三個100”工程(每年推動百家工業企業上規模、百家企業稅收超千萬、百家企業實現穩產達產)以來,我市著力強化企業服務,建立了企業“直通車”、項目建設“馬上辦”、市縣區領導掛鉤服務企業等工作機制,不斷做優存量。數據顯示,通過幾年來的發展,河源現有的規上企業比 2012 年增加了203 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比 2012年增加了41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506 家規上企業中有 77%實現了穩增長,391 家增長企業中有70 家增幅在50%以上,合計增產額達到了88 億元,拉動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5.5%。從行業層面來看,我市35 個工業行業中有86%保持了正增長,30 個增長行業中有4 個增幅超過了20%,而占工業行業80%的制造業增幅則有9%。
盡管工業經濟整體平穩,但受各方因素影響,我市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仍低于預期,還出現了建材行業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外資企業出口訂單下降、新投產企業產能利用率不高、規上企業產值偏低等現象。據悉,我市要在下半年改變上述現象,需要考慮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配套等。
據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起,企業要實現穩產達產有不少契機,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技術改造實現轉型升級,把握好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政策紅利。據悉,未來三年內,我市總共將安排8.7 億元專項資金,幫助 240 家規上企業開展技改創新,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購置智能化設備等技改時獲得資金扶持。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