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賢資料收集工作啟動 河源將用半年時間收集
本報訊 謝素嬋 近日,市委六屆第96 次常委會議通過了《關于挖掘和弘揚河源鄉賢文化的工作方案》。經研究部署,本月起,我市將用半年時間完成名人名賢資料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河源名人名賢館,加強修繕保護名人名賢場所,營造“尊鄉賢、學鄉賢”的社會氛圍,涵育文明鄉風,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方案指出,名人名賢指在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名士明賢,按傳統的標準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名人名賢分為兩大類,一是建國前(1949 年以前)河源名人名賢,建國前河源,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領域取得較大成就,產生了較大影響的人物(包括河源籍在外工作、非河源籍在河源工作人物)。二是建國后(1949 年以后)河源名人名賢,包括擔任一定職務,具有一定頭銜的黨、政、軍人士,科學、體育、宗教、文學、藝術界有一定成績和影響人士,企業家、慈善人士,全國勞模,全國道德模范,著名港澳臺人士、華僑、外籍華人等,以及對國家或河源有突出貢獻、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其他著名人士。
在收集整理工作的基礎上,我市將形式多樣地開展宣傳、展示名人名賢活動:編印《河源名人名賢》和制作專題片,建立河源名人名賢館,開展專題宣傳,加強修繕保護名人名賢場所。大力弘揚河源名人名賢精神,使之與弘揚客家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城市創建結合起來,并與宣傳河源對外形象及與文化旅游開發結合起來,營造“尊鄉賢、學鄉賢”的社會氛圍,使河源名人名賢成為河源家喻戶曉的榜樣模范,涵育文明鄉風,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公民道德素養。
目前,我市已成立收集整理名人名賢資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善平任組長,成員單位包括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總工會、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民政局、市檔案局、市新聞單位和各縣區委宣傳部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