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教授馬駿做客“河源講壇”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為全面提升廣大領導干部對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周邊安全環境的分析判斷能力,17 日,市委中心組舉行 “當前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周邊安全”專題(擴大)學習會,邀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法學博士、大校馬駿做客河源講壇。
“河源是個好地方,晨曦中的河源很美麗。”馬駿教授開講的一席話讓人倍感親切。原來,他初次到河源,為美景所吸引,一大早就在“黃金水道”——新豐江邊留影,并以“晨曦中的河源”發到微信里,得到了不少 “軍粉們”的點贊。他先從俄羅斯最近系列國防政策得失分析起,指出國家制定的一切政策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出發,不能像俠客一樣講究“快意恩仇”,要“剛柔相濟”。像我國要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要正確理解我國制定的系列國防外交政策,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
“當今世界,尤其是對我國來說,外交博弈不需要拳頭,需要過人智慧,而這智慧要向古人學習。”馬駿認為,對于當今中國,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由于我國擁有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建國以來取得了諸多令人振奮的成就,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大風刮過來的,這需要強大的國防來作后盾,自身強大了,誰都會“刮目相看三分”,自身不強大,弱國無外交,甚至是 “連影子也會離開你”。馬駿說,我國1840 年鴉片戰爭以來留下的教訓太沉痛了。忘戰必危,國防不是軍人的國防,而是全民族的國防,故國防教育要常態化,地方更要傾力支持國防建設。他深信,只要整個中華民族勁兒往一處使,心兒往一處想,假以時日,中華民族一定會王者歸來。
“中華不自亂,無人能亂華”“年輕時多吃苦,年老時才能看螞蟻上樹”等哩語精彩迭出,整個講座近3個小時,馬駿引經據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刻分析了我國當前所處的國際形勢,進一步剖析了中美關系、中日關系等,就如何強化國家安全意識以及如何提高我國戰略能力等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善平主持講座。他要求,聆聽講座的干部職工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將講座內容消化好、吸收好,全面提升新形勢下面對復雜國際形勢的分析判斷能力,用全新的視野、飽滿的熱情來謀劃和推動當前工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