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啟動2015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
為企業代表頒獎。
當前,我市經濟步入“新常態”,不少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下滑,但對于今年的“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我市企業和愛心人士的社會責任意識并沒有絲毫減弱,亦如這盛夏高溫一樣熱辣。截至昨日,我市今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籌得善款已超過1650萬元,捐款還在火熱進行中。
在昨日上午召開的2015 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啟動儀式暨表彰大會上,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領導現場帶頭捐款,提出要發揮領導干部、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全社會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要創新扶貧濟困的手段和方式,進一步擴大公益慈善的范圍,讓弱者不再孤獨,讓貧者不再無助,給困境中的人們帶來生命的溫暖、生存的勇氣和生活的希望。
會前,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領導還與愛心企業家進行了座談交流。
市領導帶頭捐款。
累計捐款超500萬企業有8家
據了解,“ 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自 2010 年啟動以來,全市上下廣泛動員、精心組織,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踴躍參與,5 年共募集認捐善款近3 億元,也涌現了一批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和愛心人士。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至2014 年,在“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全市累計捐款金額200 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0 家,其中500 萬元以上的有8 家,分別是三友集團 2995 萬元,堅基集團1162 萬元,大頂鐵礦 1140 萬元,華達萬福公益基金會818 萬元,廣東漢能790 萬元,東江源溫泉度假村650 萬元,廣東騰達地產580 萬元,柳城石英礦瓷土場530 萬元,這8 家企業的總捐款額就超過8000 萬元。而累計捐款金額超過20 萬元以上的個人也有3人。
不僅如此,5 年來,我市參與活動的單位和人數也在逐年增加。據統計,2011 年市直參加活動的單位、企業和愛心人士僅有215 個,2014 年市直有279 個單位、企業和個人參與了捐贈活動。
這與我市創新慈善事業的參與方式和慈善手段,豐富慈善活動的形式,拓展扶貧濟困日活動的內涵不無關系。據悉,除捐款捐物外,我市還積極引導鼓勵公眾通過慈善消費、慈善義演、義賣、義拍等方式,為困難群眾奉獻愛心。
每筆善款都用得“明明白白”
公信力是慈善事業的生命線。“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社會影響大,公眾關注度高,對于捐贈款物的流向和使用成效,群眾關切,媒體也關注。
據悉,“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自2010 年啟動以來,我市每年都對上一年度的善款使用情況進行了公示,并已形成慣例。市民政局官網日前“曬”出的去年善款使用情況顯示,截至今年4 月30 日,市直共接收單位、企業和個人到賬捐贈1263.19075 萬元,已撥付使用806.54235萬元。
對于這些善款的流向和結余問題,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解釋說,我市堅持“好鋼用在刀刃上”,切實解決一批重大民生實事。其中一部分善款作為貧困村幫扶項目的補助資金,用于扶貧村發展集體經濟,建設一大批生產性項目,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另一部分則定向資助教育助學、殘疾人事業、教育文化等社會公益項目,最大限度地發揮善款的使用效益。由于涉及一些項目投入量大、建設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不是一次性全部撥款,而是按工程進度情況進行有計劃地撥款。
打造群眾認可的慈善品牌
我市在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收到定向捐贈資金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針對這一情況,市民政局相關人士表示,將進一步規范捐贈款物的使用和安排,加強定向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的監管,特別是尊重捐贈者的意愿,確保資金使用符合捐贈者的意愿,讓大家捐得順心,捐得放心。另外還將做好捐贈款物的匯總和統計,及時如實向社會公布捐贈款物和使用情況,一如繼往地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記者了解到,源城區日前承諾,轄區內企業家所捐贈的善款,其中的70%將由企業定點支配,區委、區政府將對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實行“陽光操作”,確保資金規范管理,使用合理。
市委書記何忠友要求,各級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機制,加強慈善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捐贈款物使用安排及時,合理合規,盡快發揮實效,提高慈善事業公信力。同時,要精心打造群眾認可度高的慈善品牌,構建更多方便、快捷、可靠的愛心品牌,形成慈善活動品牌化、項目化運作,提升慈善項目的影響力,提高扶貧濟困的成效。
接受愛心企業捐贈。
企業心聲
霸王花集團:
樂善好施是一貫宗旨
昨日,廣東霸王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現場認捐100萬元,成為我市當之無愧的“愛心大戶”。該集團總裁朱日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助人為樂、樂善好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企業一貫以來的宗旨。”
據了解,多年以來,霸王花集團一直以各種方式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參與道路建設、愛心助學等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朱日楊表示,集團在做強做大自己事業的同時,同樣心系貧困鄉村和群眾,“2000 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捐資助學,到現在幫助過的學生已有300多人。”
東江源公司:
支持公益 回饋社會
去年,東江源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在 “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捐出善款100 萬元,成為我市扶貧濟困萬綠杯金獎獲得者。
“扶貧濟困是為社會盡自己的一點微薄力量,也是讓企業做得更大更好的一種鞭策。”該集團總經理助理歐陽福告訴記者,每年的扶貧濟困日他們都會捐款,借此感謝社會各界對企業的廣泛關注和支持。他表示,今后將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匯源集團:
這是企業榮幸和責任
廣東匯源集團去年共捐50 萬元用于助學、扶貧等公益事業,榮獲扶貧濟困萬綠杯銀獎。
“為家鄉的扶貧濟困奉獻一份力量,是民營企業的榮幸和責任。”該集團董事長賴運宏說,此次受表彰,對集團既是鼓勵更是鞭策。今后要把企業做得更強更大,以幫助更多的困難群體。他表示,今年將繼續積極參與扶貧濟困活動,為扶貧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鏈接
捐贈財產不得擅自截留或挪用
日前,省政府發布《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捐贈管理辦法》,規定受贈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和受贈財產接收、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對受贈財產的管理。捐贈財產除用于受益人或扶貧濟困項目外,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或挪用。
捐贈人定向捐贈的,受贈人和使用人應嚴格按照捐贈人意愿安排使用定向捐贈財產,確需變更的,應經捐贈人同意并變更捐贈協議后方可實施;非定向捐贈財產,由同級相關部門根據當年扶貧濟困日活動捐贈項目要求提出用款申請,經扶貧濟困日活動辦公室審核后報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批;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扶貧濟困日活動中向本單位、本系統募集的捐贈財產,有定點幫扶任務的,優先用于本單位扶貧開發定點幫扶。沒有定點幫扶任務的,捐贈財產納入非定向捐贈財產范圍。
本報記者 張濤 謝素嬋 朱冀 通訊員 劉國華 陳智聰 劉浪文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