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河源全市空氣質量達標率93.4%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通訊員 黃佑添 張勇波 自我市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以來,市環保局通過一手抓工業減排,一手抓環境監管,全力以赴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空氣質量穩步提升。今年1-5 月,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41 天,其中優70 天,良71 天,達標率為93.4%;超標天數 10 天,均為輕度污染,無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情況;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在全省排第6名。
為強化對大氣污染排放的剛性約束,我市制定了《2015 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計劃》,明確大氣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同時,全力推進重點工程減排和鍋爐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市先后完成67 臺工業鍋爐整治,辦理了6 臺工業鍋爐整治補貼手續,今年關停結構減排企業3 家,結構減排削減二氧化硫365.40 噸、氮氧化物80.80 噸。
在環境監管方面,今年以來,我市先后部署開展了市區汽車維修噴漆、戶外廣告噴漆企業、陶瓷行業環保專項執法檢查、禁止焚燒垃圾執法檢查、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專項行動等6 項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自“ 百日行動”啟動以來,市環保局共檢查219 家企業,查處了7 家廢氣超標企業,責令企業盡快整改廢氣處理設施。同時,我市還聘請專家團隊,為我市科學研究部署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出謀獻策,并著力推進河源電廠及周邊環境狀況調查和信息公開工作。據悉,我市在埔前鎮南陂村南陂小學建設的空氣質量監測站和信息公開顯示屏,目前運行基本穩定,擬于近期向公眾實時發布監測數據。
今年以來,我市工業減排和環境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大氣環境應急監測裝備不足、個別企業環保管理不夠規范、企業工業鍋爐改造積極性不高、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大等問題。接下來,我市將加強大氣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繼續保持對重點排污企業環境監管的高壓態勢,并重點加強建材行業污染治理。年底前,廣東恒福陶瓷有限公司等共6 家陶瓷廠必須改用清潔能源或安裝煙氣脫硝及高效除塵設施;完成中心城區范圍內及周邊非法磚瓦窯場清拆整治工作;河源和興水泥有限公司、河源旗濱硅業有限公司脫硝效率要達到60%以上;完成河源市勝利環境污染處理廠、河源市貝嘉利陶瓷有限公司等共7 家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工作。
新聞1+1
江東新區出重拳整治“五大污染源”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前日,市政府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督查組到江東新區進行“五大治污”工程專項督查。據悉,針對當前一些混凝土攪拌站除揚塵效率不高和成效不明顯的現狀,江東新區督促轄區內的攪拌站安裝了車輛自動沖洗裝置。除此之外,江東新區還決定出重拳整治“五大污染源”,即道路揚塵、泥頭車整治、混凝土攪拌站揚塵與建筑施工現場揚塵等。
據悉,自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 啟動以來,除加大對揚塵整治外,江東新區還對轄區內用煤或煤炭的5 家企業進行了調查摸底,并配合市機動車尾氣達標組開展各項整治工作,多次前往混凝土攪拌站、市一中高中部項目、華南城·十里東岸四期A 組團項目、陳田水改造工程項目及勝利花園安置小區項目現場查看,對個別在建工地存在的對出入施工場地車輛沖洗不及時、非施工區裸土覆蓋不達標等現象,責令其及時整改。另外,該區還堅持依法整治,陽光執法,對排查出來的環境違法行為,尤其是偷排、直排污染物的環境違法行為立即立案查處,直接曝光,堅決給予處罰或取締。
由于目前市政府授予江東新區的職能權限仍沒有理順,開展有關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被動性。為此,市政府督查組提出,要下大力氣,深入一線,依法整治,嚴格查處違法行為;要加強督查問責,督促各工作組、有關單位責任落實,對工作執行不力、措施不落實的單位負責人要予以問責。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工作,在新區營造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