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運用微創介入治療法幫患者逃出"鬼門關"
本報訊記者 梁小鴻70 歲的歐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身體里埋有一顆 “不定時炸彈”,一旦“炸”開,將會瞬間危及他的性命。日前,市人民醫院利用介入微創技術為他成功消除了這顆已經危及他生命的“不定時炸彈”——髂動脈瘤破裂。對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歐伯來說,這次一腳踏入“鬼門關”的遭遇令他難忘。而為髂動脈瘤破裂伴嚴重休克患者實施微創介入治療,也充分體現了市人民醫院在治療大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
相關熱詞搜索:動脈瘤 七旬 老人 歐伯是東源人,今年70 歲,因突然出現腹痛,并持續性脹痛,剛開始以為就是鬧肚子,沒有放在心上,誰知越來越嚴重,甚至逐漸口吐白沫、喪失意識,事發7 小時,被家人緊急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經過腹部CT檢查,發現歐陽的腹膜后及左腎周有血腫,考慮腹主動脈下段或左右髂動脈瘤破裂出血所致,于是收入該院血管外科和綜合介入科進一步治療。
“髂動脈瘤是髂動脈血管硬化、局部擴張形成的形似腫瘤樣病變,其實不是腫瘤,但是血管擴張到一定程度,就隨時有破裂可能,瘤體一旦破裂,多數沒有生存機會。而歐伯當時已經出現動脈瘤破裂,只有急診手術,才有一線生機。綜合介入組負責人、副主任醫師李立濤一邊積極組織輸血抗休克等搶救,一邊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并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手術的必要性及相關風險,該院經會診,決定采用當今最先進的介入微創技術為患者治療。
在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血管外科和綜合介入小組成員立即為患者實施全麻下行“主動脈造影”,術中發現患者患有腹主動脈瘤及雙側髂總動脈瘤,并且左髂總動脈瘤已經破裂出血,呈噴射狀,立即予腔內支架隔絕,腹主動脈瘤及雙側髂總動脈瘤被隔絕后,腹主動脈和雙側髂動脈血流通暢,支架形態良好,患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手術完美成功。而術后留下的痕跡,僅有大腿根部留下米粒大小的針眼。該手術的成功表明市人民醫院在復雜大血管疾病,特別是大動脈瘤的介入治療方面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李立濤介紹,主動脈和髂動脈瘤并不少見,只是平時沒有癥狀不容易發現,但60 歲以上伴有高血壓者一旦發現腹部有搏動性包塊要及時就醫!如果主動脈瘤或髂動脈瘤一旦破裂,后果則難以設想。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