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或將實現對用人單位的實時監控
“接到群眾投訴舉報,監察員到現場查看情況,無法現場解決的問題將被帶回。在案件辦結前的空檔期,事件極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升級。” 日前,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勞動保障領域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傳統處理方式存在滯后性,隨著我市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項目穩步推進,這種處理流程將被打破。
據悉,我市年內或將通過市級“兩網化”指揮中心實現對用人單位動態的實時監控,實現勞動保障監察方式由被動反應式監察向主動預防式監察的轉變,構筑一張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網”。
“網絡化”變被動執法為主動出擊
“執法人員趕赴突發事件現場后,單兵設備可將現場情況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相關領導及負責人在指揮中心平臺對事件處理進行遠程調度指揮,使事件在現場得到妥善解決,防止事件二次升級。”勞動保障監察員所說的“單兵設備”,大小等同于手機,配有外置紐扣式攝像頭和藍牙耳機,可隨身攜帶前往現場。
監察員告訴記者,現場執法情況不僅能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還能實時儲存在服務器,數據信息實時導入省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直接供省廳調取。此外,“網絡化”全面搭建市本級勞動監察機構平臺,所有監察人員都能通過內網登陸系統,一旦預警監控提示情況異常苗頭,可立即實施動態管理,執法人員變被動執法為主動出擊。
截至目前,我市“兩網化”勞動保障監察管理信息系統已累計采集用人單位基本用工信息1335多戶。我市與省、下轄縣區、鄉鎮的政務網絡覆蓋,網絡連通率達100%,達到數據信息實時導入省廳勞動監察信息系統的要求。
132個網格實現糾紛網格消化
據了解,“網格化”是勞動保障監察以網格為單位,實時采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信息,動態監控網格地域內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情況,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跟蹤及時的網絡覆蓋系統,將網絡預警問題網格消化。目前,全市已劃分為132個網格,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監控網。
據悉,為實現網格動態監控,我市還公開招聘了15名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目前,他們已在用人單位一線執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截至11月底,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12341次/戶,受理和處理各類舉報投訴案件1120多宗,同比上升30.9%,涉及人數11470人,追回勞動者被拖欠工資等1.04億元,同比上升122%,案件結案率達98%。
和諧的勞動關系是社會繁榮穩定的有力保障。據以往經驗,歲末年初是勞資糾紛案件的高發、頻發期。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勞動監察管理信息系統已跟省廳勞動保障監察系統完成銜接,網絡平臺正在測試、調試、試運行中,平臺搭建完善后,將形成全市聯動的應急指揮平臺、全市統一舉報投訴受理系統、全市企業統一守法信息監管系統和全市聯防聯動欠薪防治信息系統,企業欠薪逃匿等惡性勞動違法案件及矛盾激化的勞動者聚集上訪事件等將得到有效預防和遏制。
相關鏈接:
●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包括“網絡化”和“網格化”,是省在我市部署開展的改革試點項目之一。
●“網絡化”:依托勞動監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與銀行、工商、公安、經信等部門互通共享企業信息,一旦企業工資發放、社保繳納等出現異常,執法人員就能收到來自預警監控系統內的提醒。系統內置勞動者互聯網舉報投訴系統,只要勞動者能上網,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上網進行投訴舉報,為勞動者隨時隨地舉報投訴企業違法用工行為開辟綠色通道。
●“網格化”:對用人單位進行網格劃分,細分責任片區,責任到人,形成覆蓋城鄉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監察監控網,通過動態監管實現小事不出格。
見習記者 楊金萍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