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際有機農業發展與健康高峰論壇在我市舉行
本報訊(記者 張濤)昨日,為期3 天的首屆國際有機農業發展與健康高峰論壇在我市圓滿閉幕。據悉,此次論壇的主題為“綠色防控與水安全”,吸引了包括中國光彩事業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任頡、廣東科學院黨委書記郭俊在內的國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會。
開幕式上,市委副書記黃建中指出,高峰論壇結合我市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與水資源環境,共同研討 “綠色防控和水安全”,符合地方實際,各相關部門要以此為契機,廣泛聽取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吸收論壇的成果,積極研究出臺支持發展有機農業的優惠政策,推動我市有機農業跨越發展,把河源打造成有機農業產業基地和國家有機產業示范區,為食品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一些農民或種養戶看來,有機農業就是有機肥農業。中國科學院高級工程師王大生在題為《我國綠色食品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述評》的報告中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現在有機肥原料大多數是來自于畜禽糞便,畜禽糞便中常常含有重金屬、抗生素,還有甚至病毒和部分持久性難降解的有毒有害化學品(Pops),若不按規定使用極易把這些物質帶到農產品中,從而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與之相應的是,合理地使用化肥,提高化肥的使用率,也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這些獨到觀點引起了與會企業代表的極大興趣和共鳴。
此次高峰論壇旨在促進河源有機農業的大發展,構筑各方共贏的大平臺。主辦方之一—— 廣東盆地一號生物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賴澤華表示,下一步計劃學習和利用國內外專家最新的技術和理念,引導企業做好有機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利用河源本地的天然資源優勢來把河源有機農業做強做大。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