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探索工資保證金制度初見成效群眾滿意度上升
本報訊(記者 張濤)為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市探索實施工資保證金制度,目前已初見成效,全市建設領域欠薪案件總量同比下降29%。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對全市范圍內109 個新報建工程項目進行了審核,并按規定辦理繳存了工資保證金,總繳存金額達6590.6萬元。
過去處置勞資糾紛工作,多數情況采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被動處置的工作常態。對此,市人社部門創新機制,積極探索注重強化制度建設,從源頭上治理欠薪問題,堅持標本兼治,牽頭制定出臺了《建設領域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辦法》和《欠薪應急周轉金管理辦法》,并認真貫徹推動落實,真正實現了“一升一降”,即群眾滿意度上升了,群體性案件發生率下降了。
我市還通過建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將建設監管、銀行信貸等緊密聯系起來,全力推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實現“三個轉變”(對企業用工管理從被動監管向動態監管轉變,從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被動防范向企業主動防范轉變,從被動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切實通過各種強有力的約束手段,提高企業依法用工管理意識,依法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建立健全勞資糾紛化解長效機制。
我市還建立起了長效部門聯動機制,市人社與公安、住建、工會、檢察等相關職能部門緊密配合,形成有效處置勞資糾紛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合力,特別是針對重案要案,切實加大司法打擊力度,從嚴執法,落實“兩法銜接”機制(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今年上半年,市人社局重點對兩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違法案件依法按程序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切實發揮了法律的懲戒及警示效應,對相關企業和行業起到了震懾作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