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投51余億元建設交通基礎設施 打造致富通道
市迎客大橋的主塔即將封頂合龍。
盛夏七月,走進我市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現場,總能看到工人們頂著烈日揮汗如雨施工的場面。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吊車的鐵臂齊齊揮舞,裝滿沙石的卡車不時進出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記者了解到,自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我市搶抓機遇,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擂響交通大會戰的戰鼓。經過一年的奮戰,一幅以覆蓋全市各縣區為重點、以高速公路為主體的交通會戰圖,正在河源大地上徐徐展開,一條條黃金通道將為河源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成果: 高速公路建設考核第一
2013 年是我市交通事業發展年,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7.5 億元,同比增長 96%。境內在建高速公路建設投資達44.8 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這也使在建的汕湛、東環、大廣3 條高速公路項目順利推進,并在全省2013 年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任務完成情況中,以98.06 分的高分位居考核第一名。至去年底,我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1.53 萬公里,公路網密度為97.1公里/百平方公里。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累累 “果實”,離不開建設者們的全力 “澆灌”。河源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為此,我市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當做頭等大事來抓。通過依法整治,重拳打擊“三違四搶”行為,依法拆除100 多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筑,強力推進征地拆遷工作,為項目建設營造無障礙施工環境。同時,主動跟蹤完善項目審批、用地報批等手續,對征地拆遷、工程進展等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單位和時間節點。此外,為緩解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產生的沙石供應緊張問題,我市還依法專門特批了兩個沙場,限價定向供應高速公路建設,保障了材料供應。
現場 : 雨季加班加點趕工期
七月的槎城,雨季剛過,市迎客大橋的建設現場也更加忙碌了。記者看到,高聳入云的大橋主塔頂上,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施工,“近一個月來,河源都在下雨,我們專門增設了一些遮雨設施,雨一停就搶工期。”施工現場有關負責人表示,最近天氣又開始轉熱,工地還調整了工作時間,并配備防暑藥品飲品,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保障施工安全。
市迎客大橋作為市區路網主骨架“六縱十三橫”中的重要 “一橫”,是未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東西走向主干道。自2012年9 月開工以來,項目工程進展順利,主塔建設的21 個階段已經完成 15個階段,即將成功封頂合龍;規劃設計的48 個墩臺已經完成38 個,引橋路基建設已經完成1.5 公里,預計明年8月即可通車。
在城區的西南方,汕湛高速紫金段的施工現場也同樣如火如荼,各標段的土方、路基、橋梁、隧道等工程正全面施工。作為全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兩橫”線之一,項目開工已累計完成投資約58.16 億元。而作為我市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三大主戰場之一的大廣高速連平段,工程建設也進展順利,目前累計完成工程投資29.56 億元,而且,連平也是大廣高速粵境段路基建設最快,隧道、橋梁工程建設施工進度最快,完成工程投資最多,工程建設最順利的縣。
戰略: 51.53億元投向交通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是加快城市工業化進程和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依托。繼去年全面打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戰役”后,我市今年將推動新一輪交通大建設、大發展熱潮,計劃大手筆投資 51.53 億元,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高速公路建設是我市交通設施建設的基礎和重點,目前我市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項目有3 個,包括惠河、粵贛、梅河高速共232 公里;在建的高速項目有汕湛高速揭博段、東環高速、大廣高速共182公里。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偉強透露,今年我市還將動工建設汕昆高速龍川至懷集段,武深高速仁化至新豐段,贛龍紫、河惠莞高速也將于今年確定業主,明年開工建設。計劃于2017年建成汕昆、粵湘、東環、河惠莞等高速公路,力爭2020 年前建成贛龍紫、河紫高速(快速)。這些高速公路建成后,我市將全面建成“四縱三橫”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800 公里,占全省的 1/10,將成為河源跨越發展、人民脫貧致富的黃金通道。
本報記者 謝素嬋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