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稅局引進訂餐系統防浪費 干部職工爭做“光盤族”
“光盤行動”已經成為國稅局干部職工的自覺行為。
連日來,市國稅局的員工餐廳熱鬧了許多,不少兄弟單位紛紛組團來參觀。原來,市國稅局的小餐桌上也有大文章。從去年起,該局倡導員工厲行節儉、反對浪費,號召大家做“避剩客”、“光盤族”。在這種良好熱烈氛圍的影響下,全市國稅系統掀起了文明節儉的用餐新風尚。
百人餐廳就餐靜悄悄
3 月27 日,記者來到市國稅局員工餐廳,親身體驗“文明餐桌”的好氛圍。記者發現,簡約干凈的員工餐廳內不僅采光好、通風足,四周墻壁上還掛滿了用漫畫和名言組成的宣傳畫,輕松詼諧地提醒就餐者節約、文明。
在餐廳門口,一臺體重測量器上寫著“今天,你腫了么?”,提醒大家關注身體健康。當天中午12 點10 分,下班的員工陸續來到餐廳,100 多號人有序地在窗口前排好隊,從刷卡、盛菜、舀飯再到落座,始終保持隊形不散、秩序不亂。
就餐時,員工們幾人圍坐一桌,沒有高聲喧嘩,只聞細細咀嚼聲。吃完后,員工們將顆粒不剩的餐盤端到回收處整齊疊放在一起,再回到座位帶走自己用過的紙巾等雜物,最后才走出餐廳。直到所有人離開,餐廳依然干凈如初。
市國稅局副局長何偉軍說,早在十幾年前,國稅局就提出“重在引導,貴在堅持,關鍵在參與” 的思路,培養員工文明的就餐習慣。“國稅人具備很強的執行力,我們從不制定具體的就餐準則,而是通過標語、宣傳畫和餐廳工作人員的提醒,潛移默化大家的思想。”經過多年的培育,“珍惜糧食、節儉惜福”的意識,在市國稅局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人們一種自覺意識。
引進訂餐系統防浪費
何偉軍告訴記者,國稅部分員工因為臨時出差或外出執法導致誤餐,使員工餐廳原來準備好的飯菜造成一定浪費。“如果員工有事無法就餐,餐廳廚師又一直無法獲知,最后預留下來的飯菜就只有倒掉,如果出差人員多,那浪費的就不是一點點了,看著整盤整盤的飯菜直接倒進垃圾桶,大家都覺得很可惜。”為避免這種情況,國稅局專門為每一位員工引進了一套訂餐系統。
每天員工都可以通過訂餐系統查看第二天的菜單和進行訂餐,然后由餐廳采購人員根據訂餐人數進行食物采購,既能保證每天食物供應充足,又不會出現食物過剩浪費的情況。
何偉軍說,有規就有罰,訂餐軟件非常人性化,能保證就餐的員工可以一次性訂一星期的餐,但如果訂了餐卻無故不來的,會有相應的懲罰。“其實罰只是一種手段,根本目的還是讓大家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令人高興的是,軟件使用這么長時間以來,沒有人因為這個受過罰。”
“光盤達人”的影響
自“文明餐桌”活動啟動以來,國稅員工紛紛加入到“光盤族”、 “避剩客”的行列中,他們不僅在單位內珍惜糧食,更將這股清新風氣帶到自己的家里、朋友圈中,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文明餐桌”的魅力。
被稱為“光盤達人”的國稅職工吳愛莉從小就反對“舌尖上的浪費”,自從單位實施“光盤行動”后,她始終在就餐中堅持“不剩一粒米”。不僅如此,如果身邊有人沒有“光盤”,她也會毫不留情地“要求”對方“光盤”,然后將對方招至 “光盤”隊伍中來。她說:“習慣養成了,在哪里都是一樣,出去跟朋友聚餐的時候,我都會讓大家把飯菜吃干凈,即使有剩,我也會打包回去,朋友們受到影響,自然就學會節約,養成好的習慣了。”
采訪中,國稅局不少員工表示,由于自己的以身作則,自己家人的節約意識也明顯增強。“文明餐桌”正在通過他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本報記者 黃冉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