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去年我市進出口商品總值達到27.16 億美元
本報訊(記者 張安定 通訊員 黃駿)日前出爐的河源海關 2010 年度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我市全年進出口商品總值達到27.16 億美元。據悉,“十一五”期間河源市商品進出口總值比“十五”期間增長了6.2倍。
“河源作為粵東北山區,基礎弱、底子薄,2002 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尚不足2 億美元。”河源海關關長宋富成介紹說。據悉,五年來河源海關突出發展第一要務,在實踐中結合本地本關實際創新工作思路,指導全關工作,促進了地區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
2010 年9 月27 日,河源市口岸車檢場單日進出境監管車輛首次達到268 輛次,再創歷史新高,顯示河源市外貿經濟不僅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霾,更展示出淡季不淡的旺盛活力。據悉,河源海關各監管現場堅持365 天無間斷、每周 “5+2”工作日、24 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并通過實施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和電子化手冊管理,使企業辦理料件及成品備案手續從原來的 3-5 天縮短為幾分鐘,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隨著廣東省“雙轉移”戰略的實施,河源成為企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為了促進山區經濟發展,推動“雙轉移”戰略的落實,河源海關通過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營造了優質高效的監管通關環境。2010 年,轉移企業進出口總值占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6.6%,中興通訊、北京漢能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亦相繼落戶河源。
與此同時,河源海關通過堅持 “主動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采取定期召開政策宣講會,實施企業分類管理和企業報關情況季度通報制度等措施,建立了海關與守法企業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