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過去只能種黃豆花生 如今可生產最流行電腦機箱
核心提示:
今年4月8日,源城區委書記黎意勇在檢查龍嶺工業園區建設時向管委會提出了新的要求:每天有進展,每周有變化,每月有亮點,半年有規模,全年有效益。此后,在梅州召開的全省產業轉移會上,省政府將此作為我市產業轉移的一條經驗向全省推廣。
龍嶺工業園管委會主任繆允東稱:龍嶺工業園的建設正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不進則退。
龍嶺的變遷
如今,羅進添依然保持著一個習慣,每天都要到航嘉電子的廠區周圍轉轉。曾經,他在那塊土地上耕作了50多年。“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在這塊只能種黃豆、花生等旱地作物的土地上,竟然能生產出世界上最流行的電腦機箱。”
其實,感受著龍嶺深刻變化的不僅是周邊的農民,園區的一些投資者也感受著這種變化。園區投資企業宏達的老總孫立華在談到園區變化時顯得格外激動:“剛來時,園區還只是一片黃土地,如今,園區內已是廠房林立。過去,在園區見到最多的是建設者的身影,而今天,園區見到最多的則是制造者的身影。”
記者在園區看到,銀行機構入園了,園區醫院開業了,勞動培訓大樓也建成了,一條條經過綠化的大道將園區廠區串聯起來,一座工業新城已初具規模。園區管委會主任繆允東告訴記者,目前,經過整合,園區的面積已從過去的4.6平方公里擴展到32平方公里。自去年以來,園區又投入2億多元完善了園區的交通、供水、通訊、網絡、環保等市政基礎設施和商住、電信、門診醫院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園區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服務使龍嶺每天都處在變化之中,在今年的“項目建設年”活動中,龍嶺工業園共引進項目25個,投資總額36.8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6個,投資總額19.45億元,在建項目14個,投資總額15.2億元,籌建項目5個,投資總額2.15億元。園區已經從當初的開發建設向今天的效益園區邁進。
擴展求發展
繆允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市委書記陳建華的“鐵球”理論,目前,龍嶺工業園的發展尚處在“兩步”與“三步”之間,正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不進則退!在今年內,龍嶺工業園必須走完第三步。”繆允東認為,今年將成為龍嶺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時期。
繆允東說:“新的建設階段需要一種新的建設思路,今年在繼續加大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重點要做好兩篇文章,一是園區的擴展,二是圍繞產業招商。”
“園區的擴展必須同產業招商緊緊聯系起來。”繆允東說。據悉,整合后的龍嶺工業園目前尚有可開發土地10平方公里,如何有效地開發這些儲備土地,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以此增強園區的活力和綜合競爭力?作為深河產業園的電子電器作業區,龍嶺工業園將盡最大努力調整土地,用于電子電器產業基地的打造。
繆允東透露,經過多次招商,目前,江門一家頗具影響力的節能照明生產企業有意落戶龍嶺,龍嶺將抓住這一機遇,今年完成園區西擴一公里,使現在的粵興照明與新引進的節能照明生產企業形成兩平方公里的專業產業區,充分提升土地的使用價值,增強園區的產業集聚。
與此同時,今年底,龍嶺工業園還將實現10個項目動工,15個項目竣工,10個項目投產的目標。屆時,龍嶺工業園將隨著我市工業經濟的大潮滾滾前行,銳不可當。
本報記者 廖旭輝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