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林業體系建設
基本內容:堅持依法治林、科技興林,強化森林資源管護,促進林業產業發展;堅持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同行的林業建設方針,大力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創建林業生態縣,建設林業生態市;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構建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比較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創造生態與生產良性互動的先進生產力;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滿足人民群眾對林業的多樣化需求。
總體目標:到2011年,全市有林地面積達1640萬畝以上,基本消滅宜林荒山,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林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5%以上;建立以158.7萬畝國家級、617萬畝省級、60萬畝市縣級生態公益林為主體的穩定安全的生態屏障;營造水源林及林分改造20萬畝;建設商品林基地300萬畝。到2015年,新建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各15個,全市五縣一區建成林業生態縣,實現林業生態市目標。今年6月底完成全市林業體制改革。
進展情況:源城、東源已成功創建林業生態縣,連平縣創建林業生態縣通過省驗收。林業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市屬國有林場競爭上崗工作全面完成。目前,全市林業用地為1832萬畝,占全省林業用地的11.1%,有林地1614萬畝,林業產業總產值約23億元,森林覆蓋率70.6%(新標準),活立木總蓄積量4359萬立方米,林木年總生長量247萬立方米,年總消耗量控制在51萬立方米。全市共有27個自然保護區(省級7個、市級1個、縣級19個),面積290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2.4%。
總體目標:到2011年,全市有林地面積達1640萬畝以上,基本消滅宜林荒山,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林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5%以上;建立以158.7萬畝國家級、617萬畝省級、60萬畝市縣級生態公益林為主體的穩定安全的生態屏障;營造水源林及林分改造20萬畝;建設商品林基地300萬畝。到2015年,新建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各15個,全市五縣一區建成林業生態縣,實現林業生態市目標。今年6月底完成全市林業體制改革。
進展情況:源城、東源已成功創建林業生態縣,連平縣創建林業生態縣通過省驗收。林業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市屬國有林場競爭上崗工作全面完成。目前,全市林業用地為1832萬畝,占全省林業用地的11.1%,有林地1614萬畝,林業產業總產值約23億元,森林覆蓋率70.6%(新標準),活立木總蓄積量4359萬立方米,林木年總生長量247萬立方米,年總消耗量控制在51萬立方米。全市共有27個自然保護區(省級7個、市級1個、縣級19個),面積290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2.4%。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