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特困戶歡喜入住廉租房每平方米每月交納1元錢租金
每平方米住房只需每月交納1元錢租金
本報訊 (記者 廖旭輝)昨日上午,我市22戶特困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居。今后,他們每平方米住房只需每月交納1元錢租金,就可享受到56平方米到60平方米不等的住房。政府建設的廉租房將徹底改變他們的居住環境。
昨日上午,源城區上城城中城小區一派喜慶。經過申報,市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解困辦聯合調查核實并公示后,22戶住房困難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剛剛裝修完畢的新居(另有18套正在緊張裝修中,近日可入住),標志著我市廉租房建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也標志著今年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建設40套廉租房全面完成。據市解困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積極實施住房保障機制,據統計,全市登記在冊廉租房保障對象2106戶,截至今年10月底,通過實物配租和發放租賃補貼方式實施廉租住房保障797戶,住房困難戶保障面增大。
在昨日22戶住房困難戶喬遷新居之時,市政府為搬入新家的困難戶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入伙”儀式。市長劉小華、副市長潘安等市領導親自為此次獲得廉租房的住戶發放了“金鑰匙”。劉小華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廉租房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強廉租房建設的責任感,進一步建立健全動態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廉租房的保障功能,讓城鎮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敲敲墻 推推窗 市長親查廉租房
嗯 廉租房質量過硬
本報訊 (記者 廖旭輝)敲敲墻,推推窗,市長親自檢查廉租房。
昨日上午,市長劉小華親自將22戶住房困難戶送進了新居并給每位困難戶派了“利是”。劉小華親切地和困難戶拉家常,問情況,使困難戶倍感溫暖。
在204室,劉小華拉著困難戶小女孩李律捷的手,關切地詢問李律捷在哪里上學,今年多大年齡?當得知李律捷是和癱瘓在床的父親一起生活時,劉小華來到了李律捷父親的床前,詢問其病情,生活上還有哪些困難?李律捷的父親握著劉小華的手,感動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
在201室,劉小華見住戶的年齡較大,便直奔臥室,親手摸了摸床上的被子,隨后又來到了衛生間、廚房等地仔細察看了住房的生活配套設施。劉小華叮囑老人冬天要注意防寒,要好好保重身體。
在看望困難戶后,劉小華又仔細檢查了廉租房的建設、裝修質量,劉小華時而敲敲墻,時而推推窗,當看到廉租房質量不錯時,劉小華笑了,并指示今后的廉租房不論在基礎建設還是在裝修方面都要像這批廉租房一樣注重質量。
漁民遷新居 不再水上漂
睡覺也能伸直腰了
本報訊 (記者 廖旭輝)水上漂泊50年,今日陸地住新居。顧新雄老大爺對記者說:“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老漁民顧新雄從1956年開始就在船上生活。他在船上結婚,船上生子。幾天前,他一家4口還住在一條8平方米的船上,顧新雄告訴記者,船上的生活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在家不敢伸直腰,冬天冷得沒處藏。特別是近幾年來,兒子、女兒的年齡大了,住在8平方米的船上生活非常不便。他做夢都想在岸上有套住房,但由于經濟困難,總是不能如愿。
顧新雄說,當初申請廉租房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自己既沒關系,又沒錢送禮,所以不抱希望。沒想到政府卻真的批準了他的申請,讓自己一家住上這套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感覺像做夢一般。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小律捷父女住上了廉租房
本報訊 (記者 廖旭輝)“叔叔,我想要一間房。”當初12歲的小女孩李律捷流淚說出自己的愿望時,市解困辦的工作人員都為之動容。
李律捷原來也有個完整的家庭。父親靠開摩托車拉客為生,母親在家操持家務。那時盡管家里清貧,倒也幸福。但15年前,父親突然患病,給這個清貧的家帶來了滅頂之災。先是父親治病花去了大筆的醫藥費,后來是母親絕望地出走。從此,小律捷只得借住在伯父一間8平方米的小房里,靠250元一月的低保與癱瘓在床的父親相依為命。
由于家中的物品基本賣光,小律捷只能和父親同睡一床,寫作業也只能趴在床上。聽說有廉租房申請后,小律捷找到了解困辦,流著淚對工作人員說:“叔叔,我想要一間房。”面對令人心酸的小女孩,工作人員通過調查、核實、公示后為父女倆安排了一套56平方米的廉租房。
愛心在傳遞,考慮到小律捷搬家困難,解困辦的工作人員提早來到她家幫助搬家。當得知在東埔小學上6年級的小律捷每天靠步行上學時,工作人員又送上200元錢,叮囑小律捷買輛自行車上學。
記者在小律捷的家中看到,雖然是新房,但家里除了一張床再無他物。小律捷告訴記者,下午,市婦聯、市殘聯的叔叔、阿姨們會給她送來新床和桌椅板凳。記者衷心祝福小律捷在新房開始新的生活。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