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2025年,智慧教育元年 數字化打開課堂新空間

          體驗衛星仿真教學系統,使用智慧紙筆書寫,沉浸式感受水下作業流程……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一大批融合人工智能、多模態交互等前沿技術的成果應用,讓人暢想教育的未來。

          在這次大會上,教育部發布《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提出“2025年是智慧教育元年”。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廣泛應用,正在重塑知識供給模式和科研創新范式,促使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形態深刻變革。我國推進教育數字化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抓住智慧教育帶來的歷史性機遇?記者進行了采訪。

          “一朵云”上共同成長 優質資源充實教育供給

          青海西寧市陽光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完全小學。這里的大部分孩子從未參加過寒暑假興趣班。

          2024年寒假,這所村小與智慧教育“撞了個滿懷”。創意造紙、硬筆書法、花樣跳繩、繪藝黏土……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學校開設了35項假期服務,涵蓋科學、藝術、體育等多個領域,極大豐富了農村孩子的假期生活。

          寒假結束,孩子們還意猶未盡。“暑假還開這個課嗎?”“下次我會表現得更棒!”孩子們在平臺留言分享自己的心情。平臺統計數據顯示,陽光小學學生人均每周登錄次數、自主瀏覽學習資源時長明顯增長,學習積極性大幅提升。

          “一張網”上共享資源,“一朵云”上共同成長。連接城鄉、跨越山海,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體系正加快構建。白皮書顯示,2022年3月上線至今,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構建起“四橫五縱”資源供給格局,集成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等4個國家平臺和32個省級平臺,德、智、體、美、勞五育縱向貫通,實現平臺互聯、用戶互通、資源共享。

          如今,平臺已經匯集中小學資源11萬余條,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1.13萬余門,高等教育優質在線課程3.1萬門,終身學習課程超2000門。數字支教活動已在10個省份、95個區縣落地,為252所鄉村學校6萬余名學生送去1萬多小時優質課程。

          海量知識觸手可及,應用服務多點開花。目前,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能提供8大類51項服務。其中,就業服務促進人崗適配,每年面向高校畢業生匯集發布崗位信息超2000萬個;考試服務覆蓋高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累計辦理各類考試服務437萬件。學歷學位服務便捷準確,2024年提供免費查詢驗證服務近7億人次,日均服務量突破190萬人次。

          從“黑板+粉筆”到“云端+終端”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

          制作一輛“智能火星救援車”,需要幾步?

          “我們需要超聲波傳感器一個,伺服電機一個,T形螺旋支架一個……”通過與教師自主研發的專屬智能體“項目規劃師”互動對話,湖北武漢經開區神龍小學(湖畔校區)六(1)班學生魏子玉和同學一起形成了步驟分解方案。

          前不久,同學們在科技館研學時,聆聽了“祝融號”火星車漫游太空的故事,于是萌生了自制“智能火星救援車”的想法。

          在老師指導下,大家利用VR設備沉浸式體驗火星地貌與環境,分析救援車應該具備的功能,通過3D打印技術設計外觀、打印專屬車標徽章,又基于科大訊飛大模型技術為救援車編寫運行、避讓等程序功能。最終,經過模擬沙盤測試駕駛后,一臺“智能火星救援車”面世,同學們歡呼起來。

          項目式學習不止于此。五(4)班萬瑾瑞抱著平板電腦湊過來:“聽,我用AI音樂軟件為救援車創作了3首新歌。”六(1)班周澤穎趕緊補充:“我們7個同學分工合作,把制作救援車的過程拍成了微電影。我第一次當上小主播,直播推薦我們的微電影。”

          “一輛‘智能火星救援車’,詮釋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對于未來教育的重要作用。”神龍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韓瑾說。

          當前,一套覆蓋全學段、全人群的人工智能通識教育體系正在構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豐碩成果正惠及億萬師生。智慧黑板化身“AI教師”:虛擬人司馬遷與學生對談古今,動態數形轉換、3D模型剖分等技術讓數學公式和幾何圖形立體生動;智能批閱機成為“AI助教”:眨眼間完成作業批改,精準定位錯誤,并生成詳盡分析報告,幫助老師了解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目前,已有23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部署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教學從“黑板+粉筆”向“云端+終端”轉變。

          輔導學習,也陪伴學習。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智能學伴”定制功能,學員可以通過終身教育“智能基座”平臺,像拼搭積木一樣,在5分鐘內生成專屬的“智能學伴”。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已有661個“智能學伴”為學員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陪伴服務。

          全新教育模式加速形成 智慧教育呼喚教育智慧

          未來的課堂是什么模樣?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開幕式上,一堂跨越時空的模擬課堂精彩開講——線上線下23個國家和地區的90名大學生,在3名高校教師和AI導師慧雅的指導下,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以項目式學習方式共同完成抗病毒藥物研發。

          “老師,我們組預測了一些蛋白結構,但不確定蛋白在病毒的什么位置。”

          “根據實時數據,26%的學生遇到了結構預測不準的問題,52%的學生遇到的問題可能由病毒系統的復雜性引起。”AI導師慧雅實時給出分析。

          “現在我將為大家開啟系統,進入微觀分子世界。請同學們戴好設備,準備開始虛擬仿真實驗……”北京理工大學教師陳東平繼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師—生—機”三元協同的課堂新模式,生動呈現了未來教育的全新可能。在未來課堂里,教師轉型為學習生態設計師,學生“進化”為自主知識建構者,人工智能成為催化認知躍遷的“超級杠桿”。

          教與學模式迭代,師與生關系重構,對培育未來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不少地方已提前布局,鼓勵學校將人工智能融入課前、課中、課后等教育教學全過程:華中師范大學研發推出“小雅”智能教學平臺,具備一鍵生成知識圖譜、快速設計教案等功能,幫助老師實現智能化備課與授課;寧夏、廣西開展全區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測評,并實施針對性培訓,城鄉教師數字鴻溝顯著縮小;青海啟動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系列培訓工程,靶向實施數字化應用種子教師、人工智能種子教師、管理指導團隊人員等系列培訓……

          “放眼未來,教師需要打牢數字素養的地基,習慣使用人工智能等工具,不斷提升智慧教學的設計能力。”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孫宇說,“與此同時,教師也不能一味依賴技術,還應該繼續為學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支撐。”

          人工智能時代,數字化浪潮正重塑教育圖景。教育被重新定義,全新教育模式加速形成,對于教育從業者來說意味著什么?“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才培養,智慧教育絕不僅僅是數字技術的引入,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思維的創新和跨越。從根本上來說,智慧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智慧。”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說。

          據人民日報

           






          上一篇:市民零距離感受“救助”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一级毛片全部免| 没带罩子让他玩儿了一天| 口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乱码免费|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公粗一晚六次挺进我密道视频 | 男男gay做爽爽的视频免费|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视频在线观| 亚洲成a人无码|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正在播放|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人玩的动图| 双女车车好快的车车有点污| 爽天天天天天天天|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日本a级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freehd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观看免费软件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小蝌蚪app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