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農帶農 助農興農 市手信公司多方聯動幫助果農銷售水晶梨
本報訊 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黎振科 面對東源20多萬斤待售水晶梨,近日,在市國資委的統籌指導下,市手信公司用“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僅用4天時間就幫助銷售超5萬斤梨,用國企擔當為農戶解了燃眉之急。
工作人員給水晶梨打包,準備發給客戶。
國企牽頭搭建銷售快車道
7月,東源縣順天鎮千余畝梨園迎來豐收,預估產量40多萬斤,種植公司憑借自身的銷售渠道,對接大灣區市場銷售了20多萬斤,還有一大半成熟的水晶梨待售。
在市國資委的統籌協調下,市手信公司迅速搭建起立體化銷售網絡:一方面組織國資系統單位集中采購,另一方面聯動政企單位、金融機構擴大銷售渠道。人保財險、平安財險等保險公司,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響應;聯通、移動公司利用信息平臺擴散求助信息;市旅行協會動員會員單位參與助農;廣州廣墾公司等外地企業也伸出援手。
同時,市手信公司還開放河源土特產館作為線下銷售點,并通過社群接龍等方式發動市民參與。國企職工更是化身“推銷員”,這種“線上+線下”“團體+個人”的銷售模式,迅速打開了銷路。
4天銷售超5萬多斤
通過多方努力,水晶梨的銷售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截至發稿時,已累計銷售超5萬斤,有效緩解了農戶的庫存壓力。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銷售信息的持續擴散,每天仍有大量新訂單涌入。
“真的太感謝市國資委和手信公司了!他們不僅幫我們賣梨,更給了我們繼續發展的信心。”種植公司負責人黃斌激動地說,目前果園尚有部分水晶梨待售,歡迎市民前往果園采摘或通過線上渠道購買。
此次緊急助農行動中,市手信公司在上級單位指導下,以高效的上下聯動機制踐行“聯農帶農、助農興農”的社會責任,不僅為種植戶挽回了損失,更用有溫度的舉措凝聚起多方力量,讓國企擔當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讓社會責任的暖流涌動在農企之間。接下來,市手信公司將繼續在市國資委的指導下,堅守國企初心,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國企力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