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和愛心澆灌成長之花 廣師大幸福信使團隊在東源康禾開展特色義教活動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修碩 近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幸福信使“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走進東源縣康禾鎮中心小學,開展為期4天的暑期“三下鄉”義教活動。團隊立足專業特色,精心設計職業體驗、非遺傳承、紅色教育等特色課程,為鄉村孩子帶來了一場知識與趣味交融的成長之旅。
在職業體驗課上,隊員們創新采用情景模擬教學,孩子們通過扮演廣播員、導游、法官等角色,沉浸式體驗不同職業的社會價值。“原來廢品回收員也能為環保作出這么大貢獻!”五年級學生小陳在課后感慨道。課程不僅啟蒙了職業認知,更通過互動培養了孩子們的勞動價值觀。
為厚植鄉土情懷,團隊特別設計當地文化課,在講解康禾鎮非遺花燈歷史后,隊員們手把手指導孩子們制作傳統花燈。一盞盞彩燈在稚嫩的手中成型,非遺在實踐中共情傳承。“我要把花燈帶回家給奶奶看!”學生小林興奮地說。
紅色教育課以康禾鎮曲龍村革命歷史為教材,通過故事講述、知識競答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的紅色足跡。“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課后,孩子們在心得卡上寫下真摯感言。
活動尾聲,孩子們與隊員共同呈獻了一場成果匯演,職業情景劇、花燈展示、紅色詩歌朗誦等節目精彩紛呈,4天的學習收獲化為自信的表達。廣師大幸福信使團隊隊長李同學表示:“孩子們眼里的光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未來將繼續用專業服務鄉村教育。”
康禾鎮中心小學校長表示,多元課程既拓展了學生視野,也為鄉村教育注入新活力。未來,校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