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單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費用損失保險落地 科技金融護航創新發展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伍文彬 近日,中國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成功簽出全市首單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費用損失保險,這一創新性保險產品的落地,不僅是我市科技金融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撐起了一把“風險保護傘”。
此次合作中,中國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與東源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簽訂合作協議,并與首批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代表完成保單簽約,累計為企業提供風險保障240萬元。這一突破性舉措,標志著我市在科技金融風險保障領域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與堅實保障,讓企業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更有底氣。此次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費用損失保險的成功落地,是我市在科技金融融合發展上的又一有益嘗試。它不僅完善了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保障體系,更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推動更多企業投身創新發展浪潮,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的科技力量。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向來以高含金量著稱,然而,其申報過程卻充滿挑戰。申報不僅需要極強的專業性,認定標準也十分嚴格,企業為此要承擔較高的風險成本。一旦申報失敗,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將付諸東流,這讓不少企業對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望而卻步。為解決企業的這一后顧之憂,精準服務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市科技局主動與中國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對接溝通,創新推出了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費用損失保險。該險種直擊企業“想申報,怕損失”的核心痛點,聚焦認定過程中的實際風險,為企業因申報失敗導致的專業服務費、審計費、知識產權專利費等直接經濟損失提供風險補償。有了這一保險的專業保障,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便能少一份顧慮,多一份勇氣。
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培育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級庫,采取“一對一”的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輔導,以及市、縣(區)聯動和部門協同等措施,構建起了以高企重新認定企業為主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后備軍的梯次培育體系。截至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到355家,在全省21個地市中排名第15位,在粵東西北12個地市中排名第6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達573.92億元,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33.82%。不斷壯大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正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