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40周年輝煌歷程
近代以來,中國國庫在時代浪潮中歷經近百年的摸索、沉淀與傳承,從革命年代的硝煙中起步,逐步發展為如今職能完善、管理規范、服務高效的現代國庫。值此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4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同回溯其發展脈絡,感受國庫事業的傳承與革新。
賡續紅色基因傳承革命時期寶貴歷史經驗
紅色國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孕育萌芽,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建立,標志著紅色國庫正式誕生,開啟了紅色政權下國庫管理的探索和實踐。從長征路上“扁擔上的國庫”,到延安時期建立的“總金庫-省分庫-縣支庫”三級組織架構,再到西柏坡時期紅色國庫在組織體系、國庫制度等方面日趨成熟,紅色國庫在硝煙中孕育,在艱苦探索中發展。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為革命力量發展壯大并最終取得勝利提供了支持保障,也為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國庫改革與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摸索中前行新中國國庫管理架構初顯
1950年,政務院發布《中央金庫條例》,決定中央設立總金庫,各省(市)設立分金庫,各縣(市)設立支金庫,金庫主任由各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任。同年,財政部發布《中央金庫條例實施細則(草案)》,對收解、支撥款項業務手續、會計科目、賬薄、報告制度、往來賬項的處理均作了詳細規定。1981年,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確定從1981年開始發行國庫券,發行和還本付息事宜由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所屬機構辦理。經過不斷摸索前行,新中國國庫管理組織和業務架構雛形顯現。
條例筑基固本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地位法定
1985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規定國家金庫負責辦理國家預算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中國人民銀行具體經理國庫。1994年至1995年,國家先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了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法定職責。
系統縱橫布局現代國庫管理體系加速構建
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建設的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TIPS)成功試點運行,成為我國第一個跨部門實時作業的信息交換系統。2008年,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TCBS)上線,實現了稅款直達入庫、支出即時到賬、資金零在途和風險多環節控制。2010年,國庫管理信息系統(TMIS)上線,實現了對全國國庫收支存數據的快速統計和挖掘分析。中國人民銀行多年來堅持守正創新,以科技賦能驅動國庫現代化轉型,建成了以“3T”系統為核心、覆蓋全面、層次分明的國庫信息化體系,并以此為基礎支撐,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質效,推進國庫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今年是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40周年,在中國人民銀行河源市分行的指導下,龍川農商銀行作為代理國庫行,積極響應并扎實開展“經理國庫40周年”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全方位的宣傳,向社會公眾普及國庫知識,展現國庫40年服務國家治理的輝煌歷程。
廣東龍川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