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2025年春耕生產支農服務暨第一屆春耕種糧大賽頒獎現場會舉行 守護糧食安全交出亮眼答卷
本報訊 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葉俊延 鐘達 人勤春早農事忙,奏響春耕新序曲。近日,龍川縣2025年春耕生產支農服務暨第一屆春耕種糧大賽頒獎現場會在該縣龍母鎮雙華村舉辦,以科技賦能春耕新圖景,典型示范激發農業新質生產力。
走進龍川縣龍母鎮雙華村,在廣袤田野間,農戶們往來穿梭,忙碌不停,新型農業機械馳騁田野,機耕、機插、飛播等各類農機讓人眼前一亮,現場一片“人機共舞”的熱鬧景象,農業新質生產力給田野帶來無限希望。
當日還舉行了農業科技、放心農資和農業金融保險服務、農業植保無人機操作培訓等支農下鄉活動,并對在2024年龍川縣第一屆春耕種糧大賽中獲獎的單位與企業、個人進行了表彰。
春耕種糧大賽獎品。
據了解,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守穩糧食安全“壓艙石”,龍川縣銳意創新,于2024年舉辦第一屆春耕種糧大賽,吸引了一批省級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村經濟合作聯社和強村公司積極參賽。賽事模式新穎,通過帶田報名、選田報名等方式,龍川縣統一水稻生產管理檔案,對田塊插牌鎖定、定期檢查,并進行機械實收測產,結合田間水稻播種期、成熟期、整體長勢、品種、關鍵技術、田間管理情況等數據情況綜合比拼。該縣掀起了一股種糧新風尚,大家摩拳擦掌,紛紛拿出“壓箱底”的種糧法寶。經過公正評審,活動分別評選出“絲苗米最佳產量獎”“普通水稻最佳產量獎”一等獎各1名,二等獎各2名,三等獎各3名,另設撂荒復耕復種貢獻獎9名,優秀組織獎4名,最佳農技人員8名。在雙華村的頒獎現場,種糧能手們收獲了一批農用機械裝備。
“這次獲得絲苗米產量一等獎,我感到很榮幸,增強了繼續種好糧食的信心。”來自麻布崗鎮的龍川縣偉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偉富表示,他的參賽田畝產達1200斤,對比往年有了明顯提升,主要得益于科學種植和精細管理。
撂荒復耕復種貢獻獎的獲獎者之一龍川縣細坳鎮聯平經濟聯合社的負責人盧敏表示,種水稻還能拿獎,村民們都很積極。另一位獲獎者龍川縣豐稔鎮啟明農場的羅銘輝介紹,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指導他們科學種植和管理,讓絲苗米增產增量,產量上來了,撂荒地就能盤活了。
火熱的雙華村,是龍川大地忙春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面對糧食安全的新形勢、新任務,龍川牢守糧食安全底線,守好耕地紅線,全面做好配套服務,以優異的成績和創新的模式,扛起“產糧大縣”的使命擔當。積極開展種植技術、新型農業人才重點培育,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如今全縣農機總動力已達到21.98萬千瓦,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66%;加強科技示范推廣,創建17個水稻“千畝方”,建立優質稻綠色高產高效3個“千畝方”,帶動全縣農業科技水平提升。據統計,2024年,龍川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09億元、增長5.0%,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3.19萬畝、產量24.19萬噸,超額完成糧食生產任務。龍川農業現代化蓬勃發展,建設了3.27萬畝高標準農田,創建24個“千畝方”示范田,交出一份亮眼的“三農”答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春風輕拂三月天,巾幗花開別樣紅。在河源這片熱土上,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是筑牢動物防疫屏障的“隱形戰士”,是三尺講臺上的筑夢引路人,也是傳遞人間溫情的志愿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