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結構變化催生業務機會
“涉房”相關話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對此,國有六大行在今年上半年的經營中交出了一份以“穩”為底色的答卷:一方面,積極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高效落地,超萬億元資金精準注入“白名單”項目,全力支持保交樓、穩市場;另一方面,嚴控風險效果持續顯現,多家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末實現下降,資產質量保持總體穩定。
在近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多家國有大行管理層表示,他們行在研判房地產市場風險“基本穩定”“有望止跌回穩”的同時,也正從二手房市場、城市更新等市場結構性新變化中,尋找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業務增長空間。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今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繼續推進協調機制落地,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工商銀行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表示,該行堅持區域、客戶、項目“三位一體”的資產選擇標準,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持續優化投融資結構布局。“今年上半年,行內房地產開發貸款穩中有進。”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守川在該行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根據農業銀行2025年半年度報告,該行報告期內落實協調機制,支持打好“保交房”攻堅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累計審批通過“白名單”項目數量超1400個,審批金額超7000億元,完成貸款投放超5300億元。
中國銀行則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重點提到了支持租賃住房開發、購買和經營等融資需求。
郵儲銀行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表示,該行創設系列涉房產品,打造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合理區分項目與主體風險,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加大房地產企業存量盤活融資需求支持力度,推動協調機制常態化發展。
房地產領域風險平穩可控
綜合國有六大行的中期業績報告,截至今年6月末,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4家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末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0.05個百分點、0.05個百分點、0.32個百分點、0.53個百分點。在多家國有大行召開的業績會上,多家銀行管理層對當前房地產領域風險進行回應及研判。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表示,該行房地產業務風險基本穩定。該行大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設,積極落實協調機制,做好商品房去庫存金融服務,精準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同時加強房地產項目風險精細化管理,持續推動房地產風險防范化解。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李建江表示:“我們在滿足房地產行業合理融資需求的同時,深入研判風險演化趨勢,強化監測,持續做好風險的靠前防范和有序化解。”
據中國郵儲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姚紅介紹,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重點領域風險敞口持續收斂。通過加大高風險客戶前瞻性退出、化解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為1.62%。
“隨著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同向發力,預計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實現‘止跌回穩’。”中國銀行副行長武劍表示。
住房市場新變化帶來業務新空間
今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相關政策。同時,各地也因城施策,陸續采取一系列措施,成效逐步顯現,進一步提振了市場預期。
“從結構上看,住房市場的新變化,為業務發展創造了新空間。”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表示,近年來,二手房交易在住房交易總量中的占比持續提高,該行積極把握市場結構性機遇,針對二手房房源類型多、交易分布廣的特點,針對性細化準入條件,精簡貸款材料,擴展網點前端服務,促進二手房貸款業務發展。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二手房貸款投放同業第一,較去年同期提升超20%;貸款新增較去年同期多增436億元;二手房貸款余額達到1.89萬億元。
今年7月份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到,“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進一步激發人們對“好房子”的需求。
“農業銀行將積極對接各地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支持拆除重建類、整治提升類城市更新項目以及保障性住房項目等,繼續做好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投放。”中國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
紀志宏表示,建設銀行將抓好系列政策落實,通過延伸住房金融服務鏈條,特別是圍繞客戶進一步打造住房金融生態的服務閉環,完善住房金融生態的布局,持續鞏固提升這方面的競爭力。“預計今年全年建行房貸業務表現將會好于去年。”
交通銀行副行長顧斌表示,對于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政策導向下,市場運行以及房企的趨勢性變化,將進一步加強研究,統籌好各個區域房地產項目融資規劃與風險防控。
據證券日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