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專題專欄 > 百千萬工程 > 閱讀新聞

          東源縣積極探索“小田并大田”改革 實現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今年3月,河源市2025年春耕生產暨支農服務下鄉現場會在東源縣召開。活動現場,東源縣作“小田并大田”試點經驗介紹,并向與會人員展示了先進農機設備、稻谷烘干和稻米加工廠、科技支農服務等試點成果。

          近年來,東源縣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探索“小田并大田”改革,選取條件成熟的船塘鎮嶺頭村和柳城鎮柳星村作為試點村,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不斷提升耕地數量和質量。截至目前,東源縣船塘鎮嶺頭村已完成1000畝、柳城鎮柳星村已完成300畝的“小田并大田”改革任務。

          構建工作體系 創新流轉機制

          東源縣成立縣級“小田并大田”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統籌協調改革試點工作,并建立定期會商機制,研究解決土地整合、權屬調整等關鍵問題。組建縣級工作專班,抽調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單位業務骨干參與到專班工作中,做好政策解讀、技術指導、問題協調等工作,形成“縣級定政策、鎮級抓推進、村級抓落實”的縣、鎮、村三級聯動模式。截至目前,專班已召開協調會10次,開展業務分類指導30余次。

          在土地流轉工作啟動初期,東源縣聯合規劃設計公司深入嶺頭村、柳星村田間地頭開展實地勘察,充分考量地形地貌、土壤條件、水系分布以及農戶種植習慣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項目規劃方案。創新流轉方式,東源縣根據村民是否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意愿,提供“田轉人不離”(流轉后繼續在集中后的大田上進行農業生產)或“田轉人離”(流轉后外出務工或從事其他產業)等“個性化”流轉方案,切實保障農民權益,提高流轉意愿。加強多方聯動,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東源縣與施工方、項目監理方、流轉方、“三線”運營部門等進行充分溝通,及時集中處理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既符合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又最大限度發揮土地資源效益”。建立工作閉環,東源縣定期開展實地督查,依據流轉項目的規劃方案、施工進度表等,對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進行嚴格審查;同時,對項目成效進行全面評估,依據評估結果靈活調整項目策略,形成從規劃、執行到監管的完整閉環。

          發揮群眾力量 凝聚“并田”共識

          東源縣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堅持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嶺頭村、柳星村均成立了由“村民理事會”成員、村民代表、黨員組成的“小田并大田”工作組,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到“小田并大田”工作中來。通過以“板凳會”“庭院會”等創新方式,心貼心、面對面與群眾加強溝通,算好改革前后群眾的收入賬,做深做透群眾工作。

          同時,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通過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群眾代表會議、小組座談會等,多次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討論理清“小田并大田”改革的規劃、面積、分配方式等重要內容,制定符合群眾意愿、契合本村實際的工作方案。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支持參與下,嶺頭村僅用20天時間就完成了1000畝土地的流轉工作。

          堅持產業導向 激發“并田”動力

          東源縣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以整體規劃、連片開發為原則,創新“先流后整、筑巢引鳳”的方式,由村集體統一流轉、統一收儲農村土地資源,依據村民種植意愿劃分“自種區”與“流轉區”,實現整村、整組土地連片流轉,為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供充足的連片土地空間。同時,鼓勵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比如,嶺頭村引入東源縣友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形成“一田雙收、稻蝦共生、生態環保”的多贏局面,每年可為本村200多戶群眾帶來共計50萬元以上的土地租金收入,拉動當地農戶就業500多人次、增加共計30萬元以上的工資性收入。又如,柳星村引入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發展訂單種植。

          東源縣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推進標準化農田建設,將原本被切割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零散田塊,變為成方成塊的大面積可機械化作業的田塊,實現“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切實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同時,通過整合零散地塊,實施田塊置換,完善農田配套設施,使農業機械通行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此外,大力開展“三線”整治,對集中連片水田上的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等線路進行遷改,便于農業機械化作業。

          此外,東源縣注重優化農業生產方式,以“小田并大田”改革為契機,加大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投入,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轉型。比如,嶺頭村通過配備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機等農用機械,建立全自動育秧生產線,全面提升機械化服務保障能力,為周邊農戶提供社會化生產服務,年服務面積超2000畝,極大提升當地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本報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修碩

           






          上一篇:老樹新枝展新韻 “荔”爭上游正當時 江東新區古竹鎮推動荔枝產業升級促進“三產融合”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老鸭窝在线观看视频的网址|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看黄a大片免费| 免费网站无遮挡|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亚洲黄色片一级|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北岛玲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黑人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色噜噜在线视频|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 男插女高潮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的免费网站|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里番无修旧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卡3卡4免费 | 2021年最热新版天堂资源中文|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看黄网站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