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寫鄉村好“豐景” 源城區埔前鎮打造“共享菜園”,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拔蘿卜、摘西蘭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近日,源城區埔前鎮“共享菜園”迎來喜訊,實現首次豐收,昔日貧瘠的撂荒地,如今已是一片綠意盎然、碩果累累的美好景象。
“共享菜園”喜獲豐收
這白蘿卜、西蘭花、包心菜長勢都非常好,快摘,快摘!近日,埔前鎮“共享菜園”熱鬧非凡,迎來首次豐收,當天群眾共收獲蔬菜1350斤,其中白蘿卜350斤、花椰菜500斤、西蘭花400斤、白菜50斤、包心菜50斤,人均收獲20斤,預計本月還將進行兩次采摘分菜活動。群眾不僅收獲了綠色健康蔬菜,還能體驗一番摘菜的樂趣。
“共享菜園”是埔前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項目。自項目啟動以來,埔前鎮積極整合閑置土地資源,精準對接城鎮居民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成功將閑置撂荒地改造成充滿生機的“共享菜園”。
“共享菜園”豐收了。
擴大“共享菜園”規模
“共享菜園”采用“訂單+托管”模式,收獲作物可選擇自行采摘、快遞到付、到指定地點領取等方式,認領者既可以選擇親自到菜園體驗采摘的快樂,也能享受送貨上門服務,即便缺乏農耕經驗,也能輕松收獲新鮮健康的蔬菜。若選擇全托管模式認領菜園,一年的費用為800元,根據目前的產出效益估算,認領一個季度即可實現回本。
為讓更多城鎮居民體驗到田園生活的樂趣,進一步發揮“共享菜園”的綜合效益,埔前鎮決定擴大“共享菜園”的規模,預計擴大面積40畝。新的菜地將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合理規劃與延伸,開辟出更多的認領地塊,同時引入更豐富多樣的種植品種,以滿足不同認領者的個性化種植需求。隨著規模的擴大,也將進一步完善“共享菜園”的灌溉系統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城鎮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種植環境。
推出“共享菜園”新玩法
在擴大“共享菜園”規模的同時,埔前鎮還將推出全新的認領土雞、土鴨項目,充分利用菜園采摘后的爛菜葉,將其作為雞鴨的天然飼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家禽在林地中自由活動,啄食青草和昆蟲,在自然環境的滋養下成長。認領者認領一年,在此期間家禽所產的蛋歸認領者所有,一年期滿后,還能品嘗到綠色健康的禽肉。這種養殖與種植相結合的模式,不僅豐富了“共享菜園”的業態,還將促進農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為埔前鎮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來,源城區埔前鎮將立足鄉村資源優勢,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大力開發鄉村特色旅游項目,打造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本報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李春華 巫運娣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河源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被省人大作為全省高質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點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職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議點燃一片人間煙火氣》獲評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