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擔在肩 安全放心間 ——記河源連平供電局高莞供電所所長吳劍超
在綿延不斷的電網線下,有這樣一位腳踏實地、砥礪前行的“最美供電人”。12年來,他扎根在山區,在平凡崗位上埋頭苦干,履行著自己的責任;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奮斗在基層,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轄區居民的光明;他用無怨無悔的青春展現了電網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和擔當堅持。他就是南方電網廣東河源連平供電局高莞供電所所長吳劍超。2023年,吳劍超被評為河源市最美供電工作者。
吳劍超(左)對轄區線路進行無人機巡視。
從“停電所”到“零跳閘”
2021年1月,吳劍超被調至河源連平供電局高莞供電所,擔任副所長。高莞所轄區有6570多戶用電家庭,供電面積62.5平方公里,公用供電線路2條,線路回長53.4KM,總配變電有81臺。
“轄區面積并不大,但是事不少,十幾年前這里還一度被稱為‘停電所’。”吳劍超說,雖然經過了幾代供電人的努力,轄區的跳閘次數一直在減少,但依然在全市排名靠后。
為了完全摘掉“停電所”帽子,吳劍超帶領所里整體偏年輕的團隊,根據高莞鎮實際情況規劃電網結構、巡視配網隱患、組織開展修理項目。通過團隊協作,一年后,高莞鎮的跳閘次數下降到了個位數,2023年還實現了“零跳閘”,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而吳劍超卻在那一段時間瘦了10多斤。
隨著用電問題得到解決,高莞所也得到了當地村民的支持和理解。“去巡線或者解決故障的時候,村民都會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屋喝茶休息。”吳劍超自豪地說。
技術過硬,手里有絕活
增強安全生產意識,確保用電戶用電安全和轄區電網安全,這是吳劍超跟班組成員再三強調的事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坐在電腦前分析電網系統的臺區數據,成為了吳劍超的工作習慣。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也讓他掌握了一套快速判斷定位低壓漏電的方法。
2021年的一天,由于要前往縣城參加會議,吳劍超早早來到所里打開電腦,習慣性地分析系統數據。此時,他通過計量系統線損數據比對,敏銳地發現高村仁田臺區低壓線路可能存在漏電,遂立即組織人員去現場核實,并把這個情況告知了附近村民。
吳劍超趕到縣城參加會議,上午會議結束,得知班組還沒定位到漏電點,他馬不停蹄地趕回供電所,領著班組成員繼續定位漏電點。
“農村低壓配電線路比較復雜,定位漏電點是一個難題。”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吳劍超通過剩余電流原理,快速定位到漏電點。原來,在一排民房里,有一用戶將金屬雜物堆放在鐵皮棚頂,恰好鐵皮棚旁邊有線路,金屬雜物壓迫鐵皮棚變形,觸碰到了線路,導致整個鐵皮棚帶電。情況緊急,吳劍超在現場處理漏電點,并手把手地教年輕的班員如何快速定位低壓漏電點。經過一個半小時,大家終于把漏電點處理好。
經過處置漏電點事件后,為了確保轄區內經過鐵皮棚的線路安全,吳劍超組織了所里的班組成員進行轄區鐵皮棚線路安全排查和整改。而他所里的班組成員在排查和整改中迅速成長起來,吳劍超也成為所里公認的“技術過硬、手里有絕活”的領頭羊。
2022年,吳劍超的班組成員們通過用戶電壓數據分析,及時發現連平縣高莞鎮順龍種養專業合作社用戶出線可能存在漏電隱患,并通過現場核實快速發現定位處理漏電點,有效防范村民觸電。
由于工作出色優異,吳劍超先后被評為河源供電局2017年度先進個人、廣東電網公司營銷(農電)優秀班組長、河源供電局2019年度先進個人、河源供電局2022年度節能環保先進個人。
本報記者 吳文婷 程鵬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