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三大主糧作物收獲基本實現機械化,玉米機收率10年間翻了近一番——農機成主力,種田更省心

          這個“三夏”很高效——60多萬臺聯合收割機投入麥收,進度比常年快2至3天;精量播種、高速插秧,各式農機齊“上陣”,夏玉米、夏大豆基本播種結束,中稻栽插進入尾聲;無人機巡田,即時反饋、作業,實現精準監測、防控。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截至目前,中國農機擁有量位居世界前列,農機總動力超11億千瓦,三大主糧作物收獲基本實現機械化,玉米機收率10年間翻了近一番,無人機作業日益普遍……田間地頭,農機正成為農業生產主力軍,農民種田越來越省心。

          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

          “1天900多畝,3天工夫全收完。”剛剛過去的麥收季,安徽省潁上縣種糧大戶趙巖巖給自家農場雇來了6臺聯合收割機,“得虧這些大家伙,2800多畝麥子收得快,損失還少。”

          在江淮糧倉安徽,今夏全省4300多萬畝小麥機收率超99%,集中收獲期只用了10天,比上年提前2天。該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麥收期間全省陸續投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17萬臺左右,其中省內投入15萬臺左右、外地引進2萬臺左右,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下。從收成看,今年安徽夏糧總產351.86億斤,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好形勢。

          得益于更多高效低損收獲機具的使用,今年“三夏”麥收進度明顯加快。各地共計投入聯合收割機60多萬臺,麥收高峰期有9天單日投入聯合收割機在20萬臺以上、最多達25萬臺,小麥機收占比超過98%。全國連續16天日機收面積維持在1000萬畝以上,機收進度比常年快2至3天,部分省份集中機收結束時間比常年快5天左右。

          小麥機收水平的提升是中國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的縮影。當前,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較2012年提高17個百分點,農機作業面積超過73億畝次;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6%。截至2023年底,農機總動力超11億千瓦。農機裝備制造已基本涵蓋各個門類,能夠生產14大類50個小類4000多種農機產品,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從人拉牛耕到農機作業,中國農業生產進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可表示,中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不僅推動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提升,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也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堅實支撐。

          農機裝備補短板成效顯現

          眼下正值早稻收獲時節,湖南省郴州市蓼江鎮的稻田里,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輪番上陣。“早稻收了后得抓緊翻耕,把晚稻栽插下去。”蓼江鎮糧農張培雄說,“現在收割、耕地不用愁,還用上了新式的高速插秧機,一臺機器一天就能搞定30畝地,以前沒30個人工可不行,這給咱種地省了不少事。”

          相較于小麥、玉米,水稻種植機械化曾是一大短板。近年來,圍繞雙季水稻機械化育秧移栽薄弱環節、適宜稻區再生稻生產機械化等方面,各方持續推進適用機具研發,提高機具適應性、可靠性。截至目前,全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率超60%,較2012年的31%大幅提高,高速插秧機生產、推廣取得明顯突破。

          推進農業機械化,需要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如今,不僅僅是水稻,越來越多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有了可喜的新變化。

          作為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棉花產量2023年占全國九成以上。“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省時又省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柳源鎮棉農范軍龍今年購買了新型一體式精量播種機,“這機器播種的同時就能鋪設地膜,高效得很。”

          新疆大力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去年投入近7000臺采棉機開展機械化采收作業,機械化采收率提升至85%以上,棉花生產綜合效益穩步提升。

          此外,氣力式電驅高速精量播種機、400馬力級青飼料收獲機實現產業化應用;油菜移栽機、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播種機、大豆專用割臺規模量產;山地軌道運輸機大量應用于湖北、重慶、浙江等地的果(茶)園,保有量接近5萬套,丘陵山區一些關鍵領域開始了從“無機可用”到“有好機用”的跨越……聚焦農業生產急需的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等方面,農機裝備補短板持續推進,成效加快顯現。

          從“會種田”邁向“慧種田”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機具也在不斷更新換代,讓農業生產越來越高效。

          “這茬麥收前,新添置了10多臺聯合收割機。”山東省聊城市祥瑞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瑞剛介紹,這些新鐵牛的滾筒加長,收割之后方便接下來的玉米機械化播種,減損又增效。

          聊起這些年農機作業的變化,張瑞剛印象深刻:合作社2012年剛成立時,只有4臺聯合收割機,一臺一天最多能收50畝麥子;如今不僅數量增至近90臺,作業效率也提高了三四倍。“麥收重在一個‘搶’字,提升收割效率就是在增產。”張瑞剛說。

          數據顯示,10年前,各地小麥收割機喂入量多在每秒5公斤左右,如今每秒9公斤、10公斤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成為跨區作業主流機型。今年麥收期間,國產自研每秒18公斤大喂入量小麥聯合收割機已開始投入使用。

          從地上到空中,田間作業機具加快“上新”。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馬蹄鎮長遠村,水稻生產正值病蟲害防治關鍵期。“今年調來了7架植保無人機,給稻田進行飛防作業。”當地無人機操作技術人員介紹,無人機效率高、噴灑農藥更均勻,一臺一天的作業畝數可以達到200畝至300畝,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而且能減少農藥使用量超30%。

          播州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全區種植水稻21萬畝,這幾年積極推廣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機,持續提升從育苗到插秧再到管理、收割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基于北斗、5G的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機等智能農機正加快進入農業生產一線。截至2023年底,全國安裝北斗終端農機達220萬臺,植保無人機總量超過20萬架,年作業面積突破21億畝次……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大力推進,更多農民從“會種田”邁向“慧種田”。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上一篇:河源主場大勝佛山
          下一篇:培塑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軍情懷 我市學子斬獲廣東省學生軍事訓練營兩項一等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国产美女一级做受在线观看| 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国|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老少配老妇老熟女中文普通话|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青青操国产在线|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avtom影院入口永久在线app|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高分少女免费观看第一季|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青娱乐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看|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