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銀密切合作成功處置兩起涉詐案件 為群眾挽回損失67500元
本報訊 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麗厲 “洗錢接贓”騙局頻發,做生意的、需要貸款的市民請提高警惕,近日,市公安局與銀行緊密合作,成功處置兩起涉詐案件,挽損資金67500元。
案例一
3月27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來到河源農行龍川營業部,要求支取1萬元現金。銀行工作人員在辦理過程中發現該張銀行卡流水存在交易異常情況,懷疑對方有洗錢嫌疑,于是,農行負責人逐步將該情況反饋到市反詐中心。市反詐中心立即安排就近民警到場核查。
經初查,該客戶是因需貸款被拉入QQ群,QQ群客服聲稱是某農商行客戶經理,對方稱其銀行卡流水額度不夠,需要刷足流水額度才能辦理貸款,“客戶經理”承諾可以先給該客戶銀行卡轉入10500元資金,該客戶再取現將資金返還給“客戶經理”,以此達到刷流水的目的。于是,該客戶便按對方指示操作,遂發生此事件。
經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該QQ群客服是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騙子,并初步判定該賬戶疑似為涉詐資金,在警銀密切配合下,成功凍結涉案資金10500元。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放貸速度快”等為誘餌吸引有貸款需求的人群,再以刷銀行流水為由,利用被害人銀行卡進行非法轉賬。被害人為辦理貸款刷銀行流水,被詐騙分子利用,跑分洗錢轉移非法資金,成為詐騙分子的炮灰。
案例二
3月25日上午,廣發銀行河源龍川支行通過系統攔截了一名客戶交易并暫停對方非柜面交易,經核查,該賬戶收到多個不同個人轉入資金后分散轉出,資金快進快出,過渡性質明顯,與客戶以往交易特征明顯不相符。
于是,龍川支行工作人員立即致電回訪客戶,客戶表示其在做夜宵生意,該交易是與客戶的生意資金往來,但只有電話溝通并不認識真人,銀行工作人員快速將此異常情況反饋到市反詐中心,反詐中心民警立即展開調查,經核查發現,該賬戶資金疑似涉詐資金,并在警銀密切配合下,成功凍結該涉案資金57000元,避免了受害人成為詐騙分子的洗錢幫兇。
套路解析:詐騙分子通過網絡平臺聯系商戶,提出一些自己需求,商戶因前期收到過類似訂單,大多會迎合客戶需求。通常他們會優先購買方便變現的商品(如訂餐、煙酒、鮮花等),提出將錢打入商戶經營者的銀行卡賬戶內,商戶收到的“預付款”實際是騙子騙取受害人的“贓款”,于是,商戶經營者無意中成為詐騙分子的“洗錢幫兇”!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形勢嚴峻,市公安局將進一步與銀行緊密合作,強化營業網點源頭防控,充分發揮“警銀”聯查聯控機制,共筑電信網絡新型詐騙“防火墻”,盡最大努力守護好廣大群眾的“錢袋子”。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