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職責 不斷提升工作效能
2023年,河源檢察機關做實做優人民監督員和檢察聽證工作,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堅持以科學、智能管理促進優質辦案,取得明顯成效。
提升檢察聽證工作質效
做好檢察聽證工作有利于維護司法公正。去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邀請人民監督員監督檢察辦案活動,通過公開審查、公開聽證、檢察官出庭支持公訴、巡回檢察、檢察建議的研究提出和督促落實、法律文書宣告送達、案件質量評查、通報檢察工作和其他相關司法辦案工作等方式參與監督,監督辦案活動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
據統計,共邀請聽證員1341人,組織聽證活動436件/次,其中公開聽證302件/次,不公開聽證134件/次,案件類型覆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充分發揮聽證促進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依法辦理和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方面的積極作用。
為解決申訴人年老且出行不便的困難,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能動履職,主動將聽證會現場“搬”到申訴人居住地龍川縣某鄉鎮,以“上門聽證”的方式,召開了一起刑事申訴案件聽證會,派駐監獄檢察室在河源監獄內對減刑案件進行公開聽證,進一步規范減刑假釋工作,讓陽光照進高墻之內;東源縣檢察院就一起婦女權益保障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召開公開聽證,并向鄉鎮政府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書,讓檢察建議落地落實,推動了行政部門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及時履職……一項項檢察聽證工作,讓司法公正“看得見聽得到”。
強化數據分析提升案件質效
數據分析是提升檢察業務質效的有效抓手。2023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持續推動以“案-件比”為核心的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的科學應用,強化指標分析預警通報,針對最高檢對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的調整,案件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組織全市員額檢察官到市院參與現場培訓,并結合指標日常的開展情況進行提問和解答。同時實時掌控各項數據的變化,每月認真研判數據指標背后反映的影響案件高質效的問題,為領導決策和業務部門辦案提供參考依據。
此外,我市檢察機關不斷健全業務數據提醒、分析、會商、部署與反饋機制,發揮數據分析會商對檢察業務的引領、指導和監督作用。每季度召開一次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會,通過加強指標分析預警引導提升全市案件質效;拓寬業務分析的廣度,圍繞社會關注熱點和切實幫助檢察機關內部找準問題、發現趨勢兩大方面,認真撰寫業務分析報告,不斷提升案件質效。
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
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助力法律監督提質增效。2023年,我市檢察機關通過參加省檢察院組織的視頻培訓、深圳市檢察院組織的培訓、現場觀摩全省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到西安市檢察院參觀交流、學習最高檢印發的《大數據法律監督辦案指引》指導叢書等方式,不斷加強全體干警對大數據法律監督的意識,發散思維,開闊眼界,提升法律監督能力。
2023年5月,市檢察院數字辦組織開展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全市檢察機關共制作17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評選,推薦2個優秀模型參加省檢察院的比賽;并通過“以賽代訓”使全體干警深入理解最高檢將大數據賦能上升到戰略層面予以部署和推進的重要意義。
同時,我市檢察機關還多次召開各條線數字檢察座談會,碰撞思路,成立研發小組,積極探索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更好地發現法律監督線索,提升辦案質效。
目前,全市檢察機關構建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有26個,已經應用并取得效果的模型有16個,通過模型發現推送監督線索352條,經研判核查線索319條,成功監督成案60件,向相關司法行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20份。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肖玲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