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柔肩挑重擔 不負芳華顯擔當 新時代河源女性在各自領域立新功,彰顯巾幗情懷
陽春三月,萬象更新。在這生機勃勃的美好時節,迎來了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記者采訪了我市3名優秀女性,她們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立足本職工作,彰顯巾幗情懷,用柔弱的肩膀挑起重擔,用實際行動展現干事創業的巾幗擔當。
翁立華:帶領村民致富的創業新能人
蘭花春不嬌媚,秋不頹廢,生動如詩,美麗如畫。她的人生也如蘭花一般,用獨特的女性魅力和非凡的膽識與智慧,引領紫邑女性逐夢綻芳華。她是翁立華,紫金縣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也是紫金斗記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名致力于帶領村民致富的新時代創業新能人,2020年榮獲紫金縣“三八紅旗手”稱號。
翁立華在茶園采摘茶葉
守初心、勇開拓,她是新時代創業新能人。2015年,翁立華創辦了紫金縣斗記茶業城西店和紫金縣斗記茶業有限公司,2017年銷售量達12000公斤,2018年她投資了紫金縣紫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了紫金客茶谷項目,總投資10.16億元,將基地打造成為河源市最大的茶旅綜合體。2019年,翁立華榮獲河源市婦女聯合會頒發的“創星杯”巾幗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當我把我自己和我所摯愛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我才感覺我自己迸發出了全部的光彩,我的生命才呈現出全部的價值。”翁立華說。
善作為、擔使命,她是村民致富引路人。作為一名女企業家,翁立華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踐行企業家精神,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她發展以茶葉為主導產業的扶貧產業,茶葉基地內用工人數500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女工人。每年基地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勞動就業人數3000多人,帶動婦女及其他勞務工人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同時,她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融合模式等多種方式,讓村民入股資金4000多萬元,直接幫扶了30個貧困村1781個貧困戶,累計分紅689萬元。2019年,翁立華榮獲紫金縣婦女聯合會頒發的“最美鄉村女能手”稱號。
翁立華常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收獲成績和榮譽的同時,她致富思源、扶危濟貧、回饋社會,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紫金縣女企業家協會,她積極帶領女企業家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幫扶貧困戶;她看望留守兒童,幫助單親和特困家庭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真情關愛弱勢群體。
黃赟:爭做綠色發展排頭兵
我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十年為“優”,綠色發展指數躍升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第一……生態文明建設累累碩果背后,是河源生態環保鐵軍多年以來的堅守付出。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執法監督科科長黃赟,就是這支鐵軍的典型代表。從事環保工作14年來,黃赟始終沖鋒在急難險重工作一線,做綠色發展排頭兵,用錚錚誓言守護河源碧水藍天,在履職盡責中展示出了河源環保人篤定前行、敢闖敢拼的鐵軍形象。
黃赟在監測污染源
剛進入環保系統時,黃赟被分配到環境信訪與應急執法一線工作,不管任務多繁重、現場環境多惡劣、信訪關系多復雜,她從不抱怨,通過反復暗訪調查、深夜蹲守、主動上門走訪,找出信訪矛盾的關鍵點,嚴查違法排污企業。為取得違法排污證據,她曾和環境監測部門同事連續奮戰15小時。2022年,她回到生態環境執法隊伍,作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執法隊伍主要負責人中屈指可數的女將,在2022年6月河源各地突降暴雨時,她迎著臺風暴雨,奔走于垃圾填埋場,堅決筑牢生態安全底線。
履職盡責善作為,呵護綠水青山別樣美。在2013年春節假期期間,有孕在身的她接到了東江水環境三年綜合整治工作任務,但她絲毫沒有猶豫,加班加點主筆起草整治方案、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推動東江水環境整治中的47條支流50個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在她與同事的努力下,東江2021年入選“全國最美家鄉河”,如今她的孩子正喝著東江水健康茁壯成長。
堅守初心強服務,護航綠色發展別樣穩。多年來,黃赟持續致力于以生態環境“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既努力當好保護生態環境的“鐵軍”,也積極爭做服務綠色發展的“保姆”。她歷時1年多牽頭編制完成并積極推動《河源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落地實施,積極探索河源市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她還長期熱衷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近年來參與策劃了50多場環保志愿和環保公益活動,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她被評為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表現突出個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2019年度全市十大最美生態環境使者。
馬潔萍:奮斗在檢驗檢疫一線助力農食生產企業攻堅克難
她具有臨床醫學專業背景,先后考取8項業務資質,幾乎涵蓋檢驗檢疫所有業務職能;她帶領隊伍克服困難開展活豬監裝、指導企業完善以有害生物控制和溯源管理等為核心的質量監控體系;她二十六年如一日,長期奮斗在檢驗檢疫一線,用實際行動為新時代新海關的巾幗英雄們代言。她,就是河源海關查檢科科長、一級主辦馬潔萍。
馬潔萍(左)開展企業調研工作
河源作為全國供港澳活豬業務量最大的地級市,每天約有1000頭活豬出口港澳地區。馬潔萍為全面保障供港澳農食產品安全穩定供應,多年來帶領查檢科嚴格落實“批批到場監裝”要求,每天都有3批6人次前往出口活豬養殖場,對出口活豬逐頭進行臨床檢疫,周末、節假日依然堅守崗位。為穩定港澳生豬市場,馬潔萍還組織創立查檢科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實現“無接觸”式動態監管、監管體系智能化再造、灣區企業生產“智能化”。依托該平臺,供港澳活豬監裝效率提高了30%,為港澳活豬市場貢獻了近三成安全放心的豬肉。對此,澳門市政管理委員會專門向河源海關發來了感謝信。
多年來,馬潔萍全面助力農食生產企業攻堅克難,支持企業加入菜籃子工程,以供港澳質量安全標準為標桿,助推本地特色優勢農產品走出去。她與上級部門、廣州市農業部門、河源市農業部門取得聯系,為河源市12家企業爭取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國慶河源本地冰鮮雞肉出口量上漲期間,馬潔萍組織實施“7×24”的上班模式,為出口冰鮮雞保駕護航,做好出口冰鮮雞源頭管理,對出口雞肉采樣送檢,確保本地供港冰鮮雞質量安全、順利通關。
馬潔萍在海關這一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展現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時代風采。今年3月,她獲得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本報記者 吳心怡 通訊員 葉芷欣(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