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法官現場調解化糾紛 避免近300萬元的設備成廢鐵
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甲大型家具公司一千多平方米的廠房里,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正在勘察現場。“法官,近300萬元啊,這流水線要成一堆廢鐵了嗎?”上訴人乙設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焦慮地問。
涉案的流水線設備安置在面前,這個龐然大物盤踞著廠房的大半空間。按原來的設想,家具木材在流水線轉一圈,出來以后就是已經噴上油漆的完好面板了。法官跟隨雙方代表在流水線車間里轉了一圈,甚至可以想象機器轟鳴的熱火朝天景象。但是由于流水線未達到合同要求的標準,無法生產,廠房里冷冷清清。
設備達不到驗收要求 面臨成為廢鐵的命運
事情還得從2016年底說起。噴漆是家具制作的必經工序,因人工噴漆對人體傷害很大,甲家具公司根據產能和規模定做噴漆生產線設備。在與乙設備公司簽訂的《設備采購合同》中,約定乙設備公司承包甲家具公司E棟廠房的平面板件面漆全自動靜電噴涂線及微波工程項目,總包干金額為人民幣295.1萬元。
乙設備公司將流水線設備交付后,經過多次維修、調試仍無法達到合同約定驗收質量標準和甲家具公司生產要求。甲家具公司遂將乙設備公司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判決乙設備公司退還甲家具公司設備款和違約金,并于判決生效之日起45天內將涉案設備撤出甲家具公司場地。
乙設備公司不服,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庭審時,甲家具公司認為設備存在多種問題,其中主要是某設備公司對噴涂房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油漆噴槍在噴板材正面時,板材反面會吸附油漆。乙設備公司則認為其在維保后已將問題解決。
雙方各執一詞,為更好理清思路,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來到甲家具公司廠房進行現場勘察。因為噴漆生產流水線是定做設備,市場上并沒有相關的具體標準,雙方的依據只有合同約定。“如果合同要求無法實現,那這個龐然大物真的要成為一堆廢鐵了。盡量實現物的價值,不至于造成幾百萬元的浪費,這應該是處理本案的出發點。”承辦法官把想法告訴雙方當事人,勸導雙方調解。乙設備公司答應調解,甲家具公司卻猶豫不決。
法官了解到雙方法定代表人是朋友,一審時甲家具公司曾有申請凍結乙設備公司賬戶的打算,但考慮到這會導致乙設備公司無法正常運作,被甲家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否定了。在經過承辦法官的勸解后,甲家具公司終于在請示法定代表人之后,同意進行調解。
提出整改建議 雙方當事人圓滿解決糾紛
法官首先提出一個設想,把面板噴漆流水線轉為底板噴漆流水線,因為噴涂底板要求比較低。但被甲家具公司否定了,因為他們已經向乙設備公司定做好了一條底漆噴涂流水線。
這種情況下,承辦法官提出了另一個建議:“我的想法還是盡量實現物的價值,不讓流水線成為廢鐵,讓家具公司擁有符合標準的噴漆生產流水線。整體而言,生產線大部分是沒問題的,也不是說沒有整改、維修可能的,主要問題是噴槍等問題,你們看能不能繼續進行整改?”
這次現場勘察,乙設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到場給雙方講解流水線,對整個設備的構造了然于心,他很有信心地說:“法官說的沒錯,流水線是可以整改和維修的,我們也真誠地請家具公司給我們時間和機會,我們完全有信心讓生產線達到生產的要求。”
甲家具公司綜合考慮雙方具體情況,同意了法官提出的繼續整改和維修的方案:“我們也想要一個雙贏的結果,同時,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設備公司一把,但是定做流水線設備是很專業的技術工作,必須慢慢地詳細協商。”
最終,經過承辦法官的督促協調,兩個月后,雙方終于達成一致協議,對生產線設備不撤場,由甲家具公司繼續使用,乙設備公司保證生產線正常生產,并對維修、保養等作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市中級人民法院據此作出了民事調解書。
在法官的努力“撮合”下,雙方當事人圓滿解決了糾紛,295.1萬元的生產線設備終于避免了成為一堆廢鐵的命運。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徐曉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