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深入實施產業興縣行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鴻輝 重點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有力引擎,做好要素保障服務是項目落地生根的前提。今年以來,和平縣以“和平處處無閑人”的精氣神,深入實施產業興縣行動,全力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今年簽約落戶的20家企業中,有11家企業已經投產運營,為和平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河源市朗軒眼鏡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實現投產,是一家主要生產板材品牌眼鏡架、太陽眼鏡和光學眼鏡的企業,產品銷往歐美發達國家。公司負責人吳飛岳認為,和平縣投資環境好,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是企業理想的投資興業之地。
同樣落戶和平縣工業園的南粵福和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專注于農產品經營與開發,集山茶樹種植、山茶油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企業。該公司擁有油茶種植基地5000多畝,是廣東省重點林業龍頭企業、河源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5億元,年創稅收300萬元以上,吸納勞動力350人。公司負責人黎娜告訴記者,和平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贛深高鐵開通后,已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經濟生活圈,且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態優美,具有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優勢。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服務項目就是服務發展。和平縣致力打造與粵港澳大灣區同等水平營商環境,從項目簽約落地到投產,實行縣領導掛鉤企業、首席服務官、代辦員制度,每個項目都設專人負責,深入項目現場查癥結、破難題、抓進度,助推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據了解,今年以來,和平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簽約工業項目20個,合同投資額47.1億元。其中,今年新簽約企業有11家實現投產。和平縣工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加大對企業的服務力度,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