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提檔加速 助推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訪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雪中
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對標“雙區”推進營商環境綜合改革,高標準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打造效率河源的工作要求。近日,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雪中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政數局”)將以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為引領,以政務服務和市域治理為著力點,全面部署好數字政府2.0建設,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民生能力,強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對數字經濟的支撐和牽引,助推培育“五大產業”、加快實施“七大行動”,助力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
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業務。
常態化落實“面對面”機制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自“面對面”機制建立以來,市委書記林濤、市長何國森先后輪流主持召開了“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出行難”等4場“面對面”座談會,以點帶面推動全市2728宗問題持續跟進解決,目前已解決1952宗民生問題。今年,將如何進一步健全提升“面對面”機制效能?朱雪中表示,市政數局將繼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借助數字化技術匯聚分析民生、民意和輿情數據,常態化落實黨政主要領導“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全力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清單變為美好生活“幸福清單”。
一是固化提升“面對面”機制。進一步做好“面對面”機制的總體謀劃、統籌推進,出臺深化“面對面”機制工作意見。總結梳理“面對面”機制的六項配套工作機制,不斷規范“面對面”機制實施流程。嚴格落實“一圖一表一庫一賬”工作流程,保障“面對面”機制常態化有效落實。
二是精心謀劃2022年“面對面”主題。拓寬渠道廣泛收集突出民生問題,運用大數據手段,捕捉民生“弱信號”,精準鎖定群眾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定期更新突出民生問題事項庫,深入分析群眾反映熱點、難點問題,為2022年“面對面”主題選取和市委、市政府實施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持續推動群眾訴求落地解決。完善并推動跨部門協同聯動新格局,督促協調相關縣(區)、單位跟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造基層智慧治理新模式。對“面對面”群眾訴求的交辦、處理、答復、考核、督辦、評價等流程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突出群眾好差評,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加快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水平,是建設便民高效的服務型政府的有力抓手,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朱雪中表示,今年,市政數局將通過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著力打造更加優質的政務服務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朱雪中說,市政數局將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按省部署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實施清單標準化、辦事指南標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和服務平臺標準化。
持續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進一步規范政務服務審批行為、場所設置、辦理方式和評估評價,持續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效能。完善河源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推進商事制度、“證照分離”“一照通行”等涉企審批服務改革,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推動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管理,設立市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分中心,推動更多未進駐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持續規范提供“一窗受理、綜合服務”。
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進一步強化辦事窗口端、廣東政務服務網PC端、“粵省事”“粵商通”移動端、“政務服務一體機”“粵智助”自助端“四端”協同,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向“好辦、易辦”轉變。深化市政務服務大廳免費寄遞、“中午不停歇”、幫辦代辦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便民服務。深入推進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新增群眾就醫、求學、養老、戶籍業務等100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跨市、全市通辦。持續推進“一網通辦”,依托粵省事碼、粵商碼推廣“掃碼亮證”“免證辦”應用,推行行政審批全程電子化,今年力爭新增150種電子證照,推出50個高頻“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推出20種基層高頻證明事項秒批秒辦,推動500個事項實現“四免”,持續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和滿意度。
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致力打造效率河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今年市政數局將立足于新發展階段,搶抓全省均衡化發展機遇,聚焦數字政府重點領域,積極推進數字政府2.0改革建設。”朱雪中表示。
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發展。充分發揮首席數據官統籌管理作用,推動政務數據資源與社會數據的融合、共享,今年力爭打通“數據孤島”90個,實現公共數據“有數”,更好滿足更多場景“用數”需求,助推數字政府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加強數字政府統籌管理。扎實做好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統籌工作,突出必要性、可行性、緊迫性,處理好省統與市建關系,出臺立項審批細則、驗收前符合性審查細則,建立項目庫、儲備庫,進一步加強市級政務信息化項目統籌管理。加快粵政易協同辦公部署,提升“一網協同”能力。
加強數字政府人才培育。開展好2022年全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系統“業務大學習、崗位大練兵”活動,通過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培訓練兵活動,致力打造一批講政治、懂業務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為我市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戴志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