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開新局譜新篇 市人社局全面建設人才集聚新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最近結束的“春風送崗,職等你來”——河源市2021年云招聘系列活動中,從3月1日至3月10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了10場網絡直播云招聘,吸引約60萬人次觀看,累計為68家企業發布招聘信息,發布招聘需求上萬次。據了解,今年全市還將開展南粵春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聚焦異地務工人員和重點企業,送溫暖留心、強政策留崗、穩生產留工、優服務留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2021年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將全力促進就業創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人事管理創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全面建設人才集聚和民生保障新高地,推動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我市“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我市致力于打造專業的“粵菜師傅”。
三項工程“成色”更足
2021年,市人社工作將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持續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黨史教育,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圍繞人社業務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舉措,聚焦中央“六穩”“六保”部署,全力以赴穩就業促就業。
今年,市人社部門將聚焦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三項工程特色品牌。“粵菜師傅”工程要加快推進教材、學制、師資等基礎性工作落實,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廣東技工”工程要聚焦職工和農民兩類群體,深入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要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格局,推進“互聯網+培訓”;“南粵家政”工程要運營管理好“河源家政一條街”,加強家政行業人員培訓,做優做強河源家政品牌。
對標“灣區”搶人才
今年,市人社局將聚焦支撐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提升人事人才服務水平,以支撐河源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河源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供給。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是服務我市“融深”“融灣”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人才保障,市人社局將對標大灣區人才政策,系統梳理人才項目,進一步落實落細各類舉措。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關鍵要用好博(碩)士人才引育計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聯絡站等重大平臺,積極引進一批站在科技前沿、處在創新高峰期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吸引廣大知名院校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各類專家教授來河發展。
在此基礎上,市人社局還將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采取定向培養、訂單式培育等形式,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同時實施好“鄉村工匠”工程,健全培養標準和技能評價體系,為鄉村振興培養源源不斷的技能人才。
“上山下鄉”助力鄉村振興
市人社局還將聚焦新階段“三農”工作,全力推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深河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發揮電商促就業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深入實施農村電商“百園萬站”行動,建設120個基層示范站。市人社局還將拓寬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外出就業渠道,推動城鄉勞動者平等享受就業服務,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和“三支一扶”計劃,完善吸引人才返鄉留鄉政策,推動各類人才“上山下鄉”,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今年,我市還要落實“博士、博士后人才專項支持計劃”“揚帆計劃”,落實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政策,充分發揮深河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作用,優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相關功能,以更優質的人力資源服務助推河源人才振興發展。完善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建設,努力實現全市高層次人才無縫銜接和信息資源共享。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程子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