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們守護,居民感覺很安全——記源西街道康樂路北社區臨時黨支部網格員黃炳忠、張利生
“您從哪里回來?什么時候回來的?最近身體有無發燒、咳嗽的情況出現?有武漢旅居史嗎?”這是疫情防控期間,源城區源西街道康樂路北社區沁園春曉小區網格員黃炳忠、張利生經常問的問題,不僅如此,他們每天都在小區逐戶逐人登記信息,并要求小區居民一定要拿卡出入,而對于外來的居民更是嚴格記錄好他們的信息。但對于經常“找茬”的他們,當地居民卻并不反感,反而覺得異常安心。
黃炳忠(左一)、張利生(左二)指導周邊店鋪做好復工復產的防疫工作。
不辭辛苦逐戶排查登記
黃炳忠和張利生都是來自市紀委監委的干部,黃炳忠是市紀委監委派駐統戰部調研員,張利生是市紀委監委一室的一名干部。2月12日,為落實上級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他們主動下沉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參與到沁園春曉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安排,他們主要負責沁園春曉小區及周邊自建房、出租房、出租公寓的疫情防控工作。自開展防疫工作以來,黃炳忠和張利生每天做的都是同樣的事情,他們通過電話微信排查居民疫情信息,開展網格入戶走訪,挨家挨戶收集疫情信息;為扎牢疫情防控關,他們還要配合小區工作人員,在小區入口對外來車輛、進出人員進行防控登記,測量體溫,嚴查外來車輛,尤其對租賃戶、外來打工人員等流動人口,進行逐一排查登記,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共同構筑起一張嚴密的網格防疫“防護網”。
“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務,這要求我們每一項工作都不能有馬虎和僥幸的心理。”2月13日下午4時許,黃炳忠和張利生與其他小組成員來到沁園春曉小區大門外側的全新公寓進行排查。在到達公寓前臺后,他們首先查看了公寓入住人員臺賬,臺賬里登記的一名湖北籍入住人員引起了他們注意。由于當時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對于排查工作他們也是剛進入角色,防護又不足,擔心被感染的恐懼自然也會油然而生,但作為紀檢干部、黨的衛士,他們沒有退縮。他們兩人發揮紀檢干部不畏艱難敢于直面挑戰的勇氣,主動提出由他們對來自重點疫區人員進行排查和登記工作,并及時將情況上報康樂路北社區居委會,由居委會按疫情防控的有關規定對其進行管控。
有他們守著,居民都很有安全感
黃炳忠是一名正處級紀檢干部,防控期間,他處處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奔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每天,在沁園春曉小區內外,都有他忙碌的身影。雖然已是50多歲的年齡了,但他每天都和年輕干部一起爬樓排查住戶、值守大門。記者了解到,黃炳忠經常都會多備一些口罩帶在身上,這樣在摸排時,如果遇到買不到口罩的孤寡老人,他就能及時遞給他們,以解決他們的應急之需。他說:“作為共產黨員,就是要在人民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勇于擔當。”
張利生則是個年輕的紀檢干部,他頭腦清醒,勇于擔當。他根據沁園春曉小區位于城鄉接合部、周邊出租房較多、小區進出管理松散等實際情況,大膽提出了小區防疫工作應先控制“總開關”、守住“南大門”的建議,從而促進了小區實施進出一人一證、一車一卡制度。現在,在小區的大門入口處,發證、驗證、測體溫已成為常態,小區住戶必須憑證出入,剛返城住戶則必須手機掃碼核實個人行動軌跡,從而構筑了小區立體防控網。
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降低企業疫情擴散傳播風險尤為重要。針對個別商鋪急于復工的情況,黃炳忠和張利生積極指導落實商鋪人員的排查登記、通風消毒、設卡測溫等各項防疫措施,協助企業購買防護物資,宣傳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措施,幫助他們創造開工條件。“感謝你們的指導,我們的情況都及時發到微信群了,這是我們的防控情況表,都根據社區的要求做好了相關防疫工作。”一家手機店的店長說,雖然防疫工作步驟會繁瑣點,但能理解網格員們的一片苦心,有他們守著,小區居民都覺得很有安全感。
本報記者 劉世銘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