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11大措施確保就業穩定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通訊員 程子躒 日前,河源市人民政府發布《河源市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提出,為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市將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措并舉促進各類群體就業,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政策措施共計有11個方面,包括了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開發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進一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穩定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提升勞動者技術技能水平、加大困難人員托底幫扶力度、強化就業服務供給、推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大力推進三大培訓工程促進就業創業、推動開發一批基層社工服務崗位等。
根據《措施》,除了此前提出的困難企業可緩繳社保并免收滯納金、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實施援企穩崗返還政策之外,自2020年2月起,可根據受疫情影響情況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業及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最長為5個月的單位繳費部分;對大型企業及其他參保單位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不超過3個月的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
在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方面,《措施》提出,我市將擴大征集應屆高校畢業生入伍規模,開發50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吸納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參照當地同條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水平給予補貼。同時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申請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對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原則上可再安置一次。
在進一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方面,我市將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實施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最長3年的擔保貸款,按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當年新招用重點扶持對象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比例下調為20%,在職職工超過100人的比例下調為10%。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信用鄉村、信用園區、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推薦免擔保機制。認真落實從失業保險滾存基金余額中提取資金用于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的措施。加大小微企業帶動就業補貼落實力度。返鄉創業人員成功創辦初創企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資助。
在穩定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方面,《措施》提出,將基層就業補貼、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補貼對象擴大至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自2021屆起,求職創業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3000元。對組織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的各類用人單位,按每人每月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符合條件的落實見習留用補貼。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除外)吸納退役1年內的退役軍人就業,穩定就業并參加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按每人1萬元給予補貼。將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補貼標準提高至5000元。
在推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方面,2020年從省下達我市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10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購買社會服務機構、社團組織、行業協會提供的就業服務,鼓勵相關機構積極推動我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同時,我市將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業創業水平。其中,每年培訓“粵菜師傅”5000人,帶動就業7000人。采用專業對口、訂單實習實訓、政府適當補助的方式實施技工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推動專業匹配技工院校學生100%留在本地企業頂崗實習或見習,結束后80%留在本地就業創業,滿足我市企業對技工人才的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每年實施家政服務技能技術提升培訓4000人次以上,帶動就業創業6000人次以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