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酒店限塑”看起來很美
4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提出,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的塑料制品、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六大類塑料制品擬禁止生產、銷售。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擬禁止、限制使用。
一
禁止酒店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是讓生活垃圾從源頭減量的必要之舉,基于浪費與污染,規定酒店不再免費提供“六小件”早有先行者——2011年國家旅游局在新版《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中,有取消“六小件”客用品配套的硬性要求;北京、上海等地也先后出臺規定,在酒店禁止、限制使用“六小件”等一次性用品。
但事實是,這些規定看起來很美,做起來卻不易,“六小件”仍是大多數酒店的標配。究其原因,筆者認為與商家的利益沖突有關。從表面上看,禁止、限制酒店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旅游住宿業減少了經營成本,然而,禁止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勢必會給游客的衣食住行帶來不便,繼而歸罪于旅游住宿業的服務縮水,因執行“禁令”,導致消費者流失,經濟效益受損,顯然不是旅游住宿業想要的結果。無奈之下,有的商家只能暗中抵制“禁令”,違規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除了消費市場的剛性需求之外,更在于監管嚴重缺位,受執法人員、經費不足的限制,監管部門難以保證對一次性塑料用品檢查治理的可持續性,可能讓“禁令”形同虛設。
二
如何讓“酒店限塑”不只是看起來很美?筆者認為,可以從源頭上立法,依法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用品,并成為全國的統一規定,而不是僅限于有關部門的行業規定,這樣一來,酒店也沒辦法重蹈商超限塑的覆轍,由過去的免費提供變成顧客自己掏錢購買。同時,實施“禁令”,宜堵更宜疏,也就是說,在禁止一次性塑料用品的同時,加快替代產品的研發、生產和供應,即推出可降解塑料制品,滿足市場需求。另外,要系統做好宣傳教育,讓“環境保護、減少浪費、人人有責”的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當大家都自覺限塑抵塑,“酒店限塑”才能皆大歡喜地落實。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