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如始,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
南方時論
“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決不能前功盡棄。”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山西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就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準確判斷廣東疫情形勢,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確保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經過幾個月的連續奮戰,廣東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5月12日24時,全省已連續14天無境內確診病例報告,涉疫縣(市、區)大幅減少,受影響區域明顯縮小。所有縣(市、區)均為低風險地區,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5月9日零時起,廣東已經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疫情防控加速由應急狀態向常態化防控轉變。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既要堅定必勝信心,根據響應級別的調整,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又要保持頭腦清醒,繼續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不麻痹、不厭戰、不松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當前疫情防控成效來之不易,決不能讓向好形勢發生逆轉。在看到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境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400萬例,擴散蔓延勢頭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廣東作為人口大省、經貿大省,對外開放程度高、流動人口多、人員交流頻繁。受國際疫情影響,嚴防境外輸入將是較長一段時間內廣東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仍然可能出現零星散發確診病例,仍然存在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嚴格落實防境外輸入口岸檢疫、醫學觀察隔離點、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醫院救治“五道防線”,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健康篩查、核酸檢測、封閉轉運、隔離醫學觀察全覆蓋,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無縫對接閉環管理,堅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導致疫情反彈。
從防控形勢看,當前廣東疫情形勢穩定向好、風險總體可控,但也要認清一點:國內疫情反彈的風險始終存在。5月8日以來,全國多個地方連續出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個別地區還出現散發性或聚集性病例,來源更是一時成謎,并引發跨省傳播。這是已經發生的疫情反彈情況,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和敏感,認真抓好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不管是進入常態化防控,還是降低應急響應級別,都不意味著疫情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只有咬緊牙關、保持斗志,審時度勢不誤判、一以貫之不松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頑強作風與韌勁繼續同疫情作斗爭,才能將疫情反彈風險降至最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后果,甚至前功盡棄。”
常言道:“禍不入慎家之門。”在疫情防控工作依舊任務重、壓力大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須保持慎終如始的精神狀態,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要繼續織密織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網絡,完善省市和區域協調協同、全社會參與的防控體系,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的責任,把疫情防控融入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各環節;要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力求做到“早、快、準”,確保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要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鞏固外防輸入閉環管理,完善粵港澳聯防聯控措施,夯實社區網格化防控,完善公共場所防控措施,加強醫療機構防控,強化校園防控,完善特殊群體防護措施,做實企事業單位防控工作,抓好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們惟有以自己的確定性去應對。全省上下務必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能有絲毫的盲目樂觀情緒,要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加快建立同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創造條件。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