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鄉村正呈現富足生活可展望 紫金縣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掠影
“黨員干部有沒有回鄉參加清潔鄉村活動?”“你們是通過什么具體方式發動群眾參與此項活動?”“群眾的參與度和支持度怎樣?”……1月13日,紫金縣委書記劉振林率隊到紫金龍窩鎮南奮、雙下、梅園、黃田、山坑等村檢查督導“清潔鄉村·我愛我家”加強月活動開展情況,要求全縣上下要通過黨員干部引領帶動群眾轉變觀念,發揮村規民約作用進行常態化管理,通過“小手拉大手”、志愿者參與、外出鄉賢支持等方式形成強大宣傳發動和行動實施攻勢,充分激發群眾“自己的事自己辦”的自覺,把老百姓身邊的小事抓緊抓細抓實抓出成效,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了解到,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硬仗,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和生態質量,該縣決定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十至次年正月十六開展全縣“清潔鄉村·我愛我家”加強月活動,重點在農村、在社區、在鄉鎮,主要任務是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
這只是紫金縣鄉村振興全面發力建設的一個縮影。日前,紫金縣把開展“清潔鄉村·我愛我家”加強月活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承載地的重要舉措之一,作為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具體實踐,作為順應廣大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生工程,作為進一步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和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專門以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縣“清潔鄉村·我愛我家”加強月活動,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硬仗,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
黃塘河邊的臘石村景色怡人。
“我愛我家”打造美麗鄉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紫金縣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省定貧困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連片示范樣板工程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提高鎮村交通運輸能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2019年,紫金縣繼續全域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生態振興,認真學習借鑒浙江經驗,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抓手,結合開展“清潔鄉村·我愛我家”加強月活動,重點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大力組織發動群眾主動開展清潔工作,推動實現常態化,確保農村環境長久保持干凈、整潔、有序,以打造美麗鄉村樣板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鞏固提升鳳安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水平。
九和金光:“金光閃閃”奔小康
2018年12月14日,占地220畝九和鎮金光村的金光生態園正式開園迎客。金光生態園是一個以民宿、采摘園、水上樂園、QQ農場、露宿為主,戶外拓展為輔的生態旅游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村委會”的模式運營。紫金九和鎮黨委書記劉俊鋒介紹說,金光生態園是省交通廳投入100多萬元,并引入社會資金1000多萬元共同打造的一個扶貧產業項目,每年可為金光村帶來15萬元的入股分紅。
金光村“兩委”和扶貧工作隊以“互聯網+”思維統籌各種扶貧相關資源,提出“創業扶貧”的理念,和廣東村長伯伯電子商務公司合作努力打造“村長伯伯”品牌,建立村長伯伯互聯網+農村旅游綜合資源服務平臺,實現農村吃住玩行購一站式服務,并創新網村管理模式,推動農村綜合發展。目前,金光村有50多人在金光生態園就業,人均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
黃塘臘石:“一河兩岸”展新顏
“自鄉村振興全面鋪開以來,臘石村的變化堪稱日新月異。”日前,記者踏訪紫金縣黃塘鎮臘石村時,不少村民如是說。目前,該村己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入戶巷道硬底化、自然村道硬底化、民居外立面改造、綜合性文化廣場、太陽能路燈、村莊美化、“一河兩岸”綠化、“一河兩岸”燈光亮燈工程等鄉村振興建設項目正全力推進,年底將建成初具生態美麗宜居鄉村的雛形,預計投入資金約1154多萬元,全部項目將于2020年竣工。
臘石河“一河兩岸”景觀工程是臘石村民一直以來翹首以盼的建設項目。為解決“一河兩岸”工程資金,臘石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工作隊隊員積極奔走,在充分利用財政資金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為描繪臘石新農村建設美好藍圖,通過走訪外出鄉賢和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與黨員會議,發動群眾捐資投勞。自2018年8月20日施工以來,目前,投入資金100萬元實施的“一河兩岸”景觀工程第一期項目已完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村委至石牙橋約1.2公里的河道與河堤護坡已完成,河沿村道鋪設街磚已進行美化、綠化,橋體和河道邊上的霓虹燈燈帶也已建成。整個“一河兩岸”景觀工程全部完成后,將點亮臘石村新農村建設美麗景觀,為村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觀光的好地方。
瓦溪茶崗:65歲村支書再“上陣”
練堯增今年65歲。20多年前,他曾是瓦溪鎮茶崗村黨支部書記,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帶領茶崗村穩定發展。在瓦溪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際,茶崗村因村“兩委”班子缺乏凝聚力,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弱化等原因,導致新農村建設工作推進緩慢,2018年9月初,在紫金縣鎮領導幾番勸說下,他頂著家人反對的壓力,放下個人的事,卷起鋪蓋就進了村,揣著建設茶崗美麗鄉村的藍圖,一腔熱血回到已離開20多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
生于斯,長于斯,練堯增比任何人都想盡快改變這個村的落后面貌。上任后,他立即著手開展調研,挨家挨戶做工作,宣傳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通過展示縣內外美麗鄉村的成功案例,逐漸打消村民的思想顧慮。村橋梁年久失修、村內道路路況差,對此群眾反映最強烈,練堯增從這些事做起,千方百計做好群眾征拆工作,進行村道擴寬,向縣交通運輸局申請支持茶崗大橋建設,贏得群眾認可。
幾個月來,茶崗村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取得的一項項突破印證了他當初的承諾:“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全面完成,主村道2公里擴寬工程征地已完成進入硬化工程,全村樓房外立面改造完成80%,老人活動中心和村文體活動廣場正如火如荼建設中……練堯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和“責任”。談起茶崗村未來的發展,練堯增說,村民文化廣場已經建好,回頭對接縣里的花朝戲劇團給村民演大戲。茶崗村還將搞一些特色農業種植,把茶崗村打造成“枇杷之村”,發展觀光農業和農家樂,在打造文化旅游、美麗鄉村建設上做文章。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