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男子非法傾倒6車垃圾 犯污染環境罪,分別被判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本報訊 記者 蘇遠龍 通訊員 陳碧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從來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既要有剛性的法律規定,更要有嚴格的法律執行。兩男子因在和平縣非法傾倒垃圾,嚴重污染環境,于近日被公訴機關起訴至和平縣法院。
2017年9月,謝某平通過他人介紹認識廖某慶,兩人商量由廖某慶從外地運輸垃圾到龍川縣給謝某平處置并由謝某平負責尋找垃圾傾倒點,同年9月至10月上旬,廖某慶、謝某平合伙在和平縣東水鎮長熱村博背公路及公路下的山林處分三次共傾倒6車垃圾,導致當地環境受到污染,造成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30.45萬元。和平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廖某慶、謝某平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傾倒污染物,致使公私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屬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鑒于被告人廖某慶、謝某平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當庭自愿認罪,愿意接受處罰,依法可以從輕從寬處理。綜上,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確保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根據被告人廖某慶、謝某平的犯罪性質、情節、地位作用、認罪態度,并結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依法對被告人分別進行處理,遂依法作出判決如下:一、被告人廖某慶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二、被告人謝某平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負責審理案件的法官告訴記者,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被提上重要日程,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懲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通過本起案件,希望廣大群眾引以為戒,提高愛護環境的意識,要正確認識到“隨意傾倒垃圾”也可能是違法犯罪,不要心存僥幸心理,為了一己私利觸犯法律而身陷囹圄,同時對發現他人有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能勇于舉報,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