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抗洪搶險救災復產工作有序開展 道路修復已完成794處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6月9日晚20時至14日凌晨,龍川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全縣平均降雨量282毫米,全縣24個鎮352個自然村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后,全縣各級各部門迅速開展搶險救災,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截止6月19日下午,龍川縣已修復道路794處、32312米;
此外,通過各方努力,全縣已修復橋梁38座、217米;恢復通電14330戶;恢復通水4751戶;修復山塘、水庫15座;修復堤防5696米;修復移動、電信、聯通基站共計34座;修復污水設施13處,修復污水管網480米;已進行道路清淤3837處、219889立方米;已排查危房2681間、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3372個,并治理了80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衛生防疫、無害化處理583處;農作物種植復耕27416畝、水產養殖復產(3993.7)畝。目前,龍川復產重建工作正有序開展。
與此同時,來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援助,正源源不斷的送往災區。截止到6月20日下午6時,全縣共接收到賬賑災捐款671.81萬元。
6月19日,國家自然資源部調研組到龍川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龍川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學制定地質災害搶險方案,全力以赴搶險、排險、除險,盡快恢復群眾基本生活。
期間,國家自然資源部調研組對龍川提前布防、科學部署、快速響應、妥善安置等方面工作給予肯定,要求龍川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繼續做好搶險工作,科學有效處置險情,堅決防范災害或次生災害發生;要落細落實搶險救災復產各項工作,科學制定地質災害搶險方案,受災地區安全隱患未消除前,堅決防止轉移群眾私自返回;要科學有序組織開展救災復產工作,加大地質災害排查力度,全力以赴搶險、排險、除險,盡快恢復群眾基本生活。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