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99個產業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
本報訊 6月29日上午,我市舉行產業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全市99個產業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總投資額達451.4億元,預計年產值310.3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9個,超5億元項目25個,上半年簽約的一項項投資協議正變成一個個實體項目,助力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推動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協同發展。
活動主會場設在河源高新區,各縣區設分會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宣布河源市產業類項目暨阿里巴巴廣東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動工。市長葉梅芬致辭。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部署了“1·3·6”河源招商系列經貿活動:1月份一批項目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月一批項目簽訂投資協議,6月一批項目動工投產。年初,我市先后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保利集團等6家央企和阿里巴巴、礪劍集團、香港銅鑼灣集團等16家大型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3月29日的2018廣東河源投資年會上,又有58個項目簽訂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總額1188.6億元,將眾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轉化成了更加具體實在、更具可操作性的投資協議。
在協議簽訂之后,我市各相關部門按照市委“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的總要求,迅速行動起來,建立起高效項目領導協調機制,全力推動項目盡早落地。
此次活動共有99個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其中動工項目70個,市高新區10個、江東新區12個、源城區5個、東源縣10個、和平縣12個、龍川縣5個、紫金縣10個、連平縣6個,總投資369.6億元,預計年產值243.5億元。在這批項目中,超10億元的7個,超5億元的15個。投產項目29個,市高新區9個、江東新區3個、東源縣6個、和平縣5個、龍川縣3個、紫金縣一個、連平縣兩個,總投資81.8億元,預計年產值66.8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兩個,超5億元項目10個。項目涵蓋了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一起推動啟動桿。
葉梅芬致辭時表示,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新時代的發展大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委十二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牢牢抓住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機遇,堅持建設生態河源與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為目標,充分發揮我市鄰近珠三角核心區的地緣優勢,依托8個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區,不斷加大從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承接合作力度,引進和建設了一批優質項目,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延伸區和大腹地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此次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既是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李希提出河源要牢牢抓住“四個機遇”的具體舉措,也是建設“兩個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具體行動,對河源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必將為全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葉梅芬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兩個河源”發展思路,不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全力以赴為項目發展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務和更寬松的政策環境;全力以赴促項目落地,抓問題協調,抓要素保障,抓項目推進,確保每一個項目有力有序、加快建設,共同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市領導張麗萍、彭定邦、吳善平、黎意勇、葉春球、何廣延、王衛、朱蔚蔚、葉少軍、范秀燎等出席主會場和縣區分會場活動。
相關新聞:
河源市高新區動工投產19個項目
模具及精密制造業數量最多,電子信息業投資最大
6月29日,全市集中動工、投產的產業類項目共計99個,其中,市高新區集中動工的產業類項目10個,集中投產的產業類項目9個。記者看到,在市高新區19個動工投產項目中,以模具及精密制造業、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等高科技產業為主,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投資額最大,動工項目一個,總投資60億元,投產項目3個,總投資17.4億元,年總產值13億元。模具及精密制造業數量最多,動工項目6個,總投資18.3億元,預計年總產值18.1億元;投產項目4個,總投資11.5億元,年總產值5.5億元。一個投資最大,一個數量最多,這正與市高新區提出的“圍繞電子信息、精密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軍民融合產業打造產業鏈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相吻合。
電子信息產業是市高新區著力打造的產業鏈經濟之一,作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在15年的快速發展進程中,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已逐漸成為了市高新區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園區目前已進駐了中興通訊、西可通信、美晨通訊等眾多手機整機生產公司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年產手機超過7000萬部,是“廣東手機生產基地”。在園區開展二次創業、強勢崛起、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又有多家企業加盟,多個項目落地,意味著市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朝著高、精、尖的方向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當天,巨恒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順利投產,這是在國內唯一能夠量產蝕刻玻璃攝像頭保護片的手機業界大型企業,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現已建設一條實驗線、兩條石刻攝像頭玻璃生產線,年底將陸續安裝9條生產線,預計年產值4億元。此外,市高新區正在籌辦“2018全球手機創新創業大賽”,將電子信息產業最前沿技術、最高端人才、最頂尖創意和最敏銳資本聚集到園區,積極打造手機產業集群優勢,增強園區的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園區電子信息產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市高新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兩個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部署,結合園區的區位、產業等優勢特點,加快打造高新引領、以產為主、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產業新城、幸福“心城”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大平臺,力爭到2020年進入全國國家高新區前100名,形成3個以上主導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河源速度”加速企業落地
優質營商環境讓企業賓至如歸
生態環境優美、區位優勢明顯、配套設施完善、政府周到效率高……在主會場現場,企業代表們紛紛以“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投資河源的感受,點贊河源遠超國內多數城市的優異營商環境。
“今年,阿里巴巴同時在全國6個城市建設數據中心項目,河源政府是我們遇到的最高效、最貼心、最溫暖的政府,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河源的速度、河源的熱情,以及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能力。”阿里巴巴研發事業部副總經理黃偉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來到河源后,除了對河源山好水好有深刻感受外,河源開放包容的態度、透明優質的服務,也讓人驚嘆。
“每一個輝煌的未來都有一個成功的開始,每一個成功的開始都源自一個正確的選擇。”這是廣東順的精密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建新在項目動工儀式上的一段話,充分表明了他對投資河源的滿滿信心。徐建新告訴記者,從有意向投資到項目動工,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這都得益于河源高新區管委會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從優惠政策支持到實地跟蹤關注,不僅為企業項目的落地提供了貼心到位的便利,也讓企業感受到了來自政府最真誠的關懷。“跟我同一時間尋找園區落地的同行朋友,都驚訝地問我為什么在河源的投資進展如此神速。”徐建新說,按照這樣的速度,到明年1月企業便可以順利投入生產,全面投產后將可實現約3億元的年產值,助力“兩個河源”的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打造。
本報記者 鄭婷影 彭茂洋/文 陳仕平/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