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臨江鎮人民監督員網群制度試點成效顯著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自兩年前成為一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的人民監督員后,年逾50歲的江其添就新增了一個時不時查看手機短信的習慣。作為江東新區臨江鎮桂林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江其添對自己的這份工作無比重視。他說:“以前,我們主要是通過查閱村務公開欄或詢問本村村長、村委干部才能獲知村里涉農資金的發放和使用情況;現在通過手機短信就能了解了。村里財務開支透明,去向清楚,人人可知。”
2383名監督員 撒開監督“天網”
江其添向記者展示自己手機里的涉農資金監督員網群發布的公示短信:“河源江東新區發展財政局2018年02月06日安排資金300000元到桂林村,用于桂林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清理三拆除,責任人江少明,監督人龔燕超,疑問咨詢12345,投訴舉報12388,公示流水號B20180209022。”其中的電話和流水號是鏈接形式,可直接點擊撥打或查看,非常方便。江其添說,這些信息直接由鎮財政所發布到人民監督員手機上,群眾可以及時了解涉農資金的項目、金額及去向,參與到對村財政的監督中來,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據桂林村黨支部書記江少明介紹,桂林村目前共有109名涉農資金監督員,包括村里的黨員干部、村民小組長、村代表、外出鄉賢等等。作為江東新區唯一一個村鎮人民監督員網群制度試點,臨江鎮共創建人民監督員網群12個、監督員2383人,其中鎮網群1個共131人,村級網群11個共2252人。自2016年6月網群制度運行以來,臨江鎮財政所共公示下撥資金81筆、發布短信數16690條、資金16643324.01萬元(其中補助類資金5330740.01萬元,項目資金11312584萬元)。
臨江鎮紀委書記龔燕超表示,開展人民監督員網群試點后,臨江鎮未收到任何投訴舉報,并且通過開展試點工作,讓涉農資金在陽光下運作,基本實現了最大范圍監督專項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的目標,“一是增強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使鎮村干部從‘不敢貪’變為‘不能貪’‘不愿貪’;二是增進了干部與群眾的互信度;三是規范了涉農資金的管理使用。”龔燕超說。
桂林村村干部定期公示村財政情況。
全面鋪開涉農資金 監督員網群制度
江東新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邱韶陽表示,網群制度在強化涉農資金監管、保護基層黨員干部和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對推動新區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縱深、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接下來,新區將進一步探索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管力度,在鎮村人民監督員網群制度試點工作基礎上,在全區范圍內推行涉農資金監督員制度,進一步實施“精準監督”。
按照鎮級監督員不少于80人、村級不少于100人的標準,當前,新區正在各村鎮創建涉農資金監督員網群。今年9月底前,這些新的涉農資金監督員將接受新區組織的操作培訓,并正式走上監督崗位,組建一支能監督、會監督的監督員隊伍。除此之外,在現河源市涉農資金監督員網群信息平臺基礎上,新區將繼續完善涉農資金分類、公示模板定制、短信發送管理、查詢統計分類、任務核查、預警糾錯等軟件功能,開發微信接收查詢功能,并實現與12345投訴舉報熱線的互聯互通。
新區紀委將加強督促檢查力度,加強對鎮財政所、各村居發布涉農資金下撥、使用信息的監督,確保涉農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群眾知曉監督員制度,提高群眾參與監督的意愿,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監督的氛圍。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