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明年實施
韓國化妝品、澳洲奶粉、日本馬桶蓋,朋友圈里的歐美、泰國代購,明年起還能照常代購么?不一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規規定代購、微商必須要有合法的手續、營業執照才能經營,一旦違規最高罰款200萬。
電商平臺不得“刪差評”
高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伴隨著諸多風雨,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山寨品牌泛濫、刷量刷好評、平臺惡性競爭等亂象,令其備受輿論詬責。就電商在中國的發展來說,《電商法》早就該落地了,電商行業“有法可依”的時代可謂姍姍來遲,卻必將帶來這個行業的格局變化。作為消費者,更是受益巨大,單單其中“電商平臺不得‘刪差評’”一項,就給不少消費者吃了定心丸。按照《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違反規定者且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這樣的嚴格監管,不僅為消費者撐了腰,更倒逼電商企業規范管理,提高服務意識,電商平臺的運營將會逐漸規范有序,走得更穩更遠。
鄭婷影
讓電商假貨無路可走
網上代購水太深,電商平臺上代購店的產品售價基本都低于專柜價,但其實很多賣家專職賣假貨,找個靠譜代購,成了每個消費者的心聲。
此次《電商法》的出臺,不僅要求電商經營者要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而且強調電商平臺要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平臺上賣家的商品有問題,比如奶粉是假的,紅酒、化妝品是假的……那么平臺也得承擔責任。電商經營者要辦營業證,再也不是隨意有貨不需要取得許可證就能銷售。而平臺承擔責任,也促使平臺行使監督的職責,自行整頓內部經營秩序。售假的成本變高了,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極大地遏制假貨的猖獗。讓電商假貨無路可走,或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環境,更好的消費體驗。
劉 曦
微商準入門檻要守嚴
隨著微商市場的擴大,各類商品魚龍混雜,目前微商市場上的許多認證大多屬于企業自己經營許可行為,有的認證根本沒有認證資質,有的認證只要通過出錢就能買到,有的甚至是偽造認證證書。這種種現象必然拉低了微商的準入門檻。
微商行業要得到規范,就需要提高微商認證的門檻。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將微商認證納入法律調整范圍,使微商認證有法可依。同時,也應對辦理微商認證的機構或企業進行主體認證,設定準入條件,進行資格把關。對于商務部等部門推出的“三位一體”認證,還需深入完善與推進,調動起微商認證的積極性。只有這樣層層把關,才能把微商的發展環境構建起來,真正利用網絡平臺、健康的微商渠道帶動更多人就業,服務更多消費者。
吳奕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