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上豪邁壯闊的生活畫卷 寧夏大型原創回族舞劇《花兒》震撼開演
本報訊 記者 戴昉 5 月19 日晚上8 時,寧夏大型原創回族舞劇《花兒》在桃 花水母大劇院震撼開演,臺上近百名回、漢族舞蹈演員傾力演出,為觀眾呈現了 一幅西北黃土高原上豪邁壯闊的生活畫卷。
《花兒》劇照。
《花兒》的劇情跌宕起伏
有人是奔著張繼鋼的名聲來的,也 有人是為了領略少數民族的表演而來, 但是更多的人是為了《花兒》的內涵而 來。據悉,由張繼鋼編導、趙季平作曲 的大型原創回族舞劇《花兒》,以繽紛的 想象和浪漫的表達,訴說了黃土地的人 們刻骨銘心的牽掛以及生命之花永恒的 瑰麗,是一曲大愛無疆的優美贊歌。
《花兒》的劇情跌宕起伏,舞劇環 環相扣,時而浪漫而歡樂,時而現實而 悲傷。當花兒和羊哥再次走向舞臺謝 幕時,場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融入西北當地民歌元素
據介紹,張繼鋼是我國具有廣泛 影響的藝術家,其作品無論是數量、質 量都堪稱當代中國的佼佼者,他的作 品大思大情,大書大說,影響持久,氣 度宏大。《花兒》展現的人與人之間的 生命歌唱、人與羊之間的和諧相處是 當今舞劇舞臺上獨有的。《花兒》洗盡 鉛華,沒有炫麗的舞蹈,而是以一個景 別在舞臺上形成千變萬化,一個景別 在舞臺上形成千山萬水,以不同凡俗 的意境,凸顯舞者本身的光彩,凸顯 “花兒”本身的美妙韻律。
除此之外,這部舞劇還極大地開 掘了當地“花兒”的內涵,“花兒”是 廣泛流行于西北地區的民間藝術, 《花兒》集中展示了這種高原上的藝 術,而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在創作中, 也是吸取了當地民歌小調“花兒”的 元素,創作出合適的舞劇音樂,把 “花兒”音樂在舞劇《花兒》中再次得 到升華。
3年磨礪的沉潛之作作為張繼鋼執導的第一部少數民 族舞劇,《花兒》的創作橫亙3 年,并且 適逢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他說,當 時奧運會開幕式的創作非常緊張,每 次只有到寧夏為《花兒》采風,才能躲 開關注與紛擾,只有在寧夏才能感受 到身心安詳與美好。
張繼鋼這份對寧夏的鐘愛,來自寧 夏美麗的山水風情,來自寧夏人民樸實 的期望。張繼鋼說:“以前覺得寧夏特 別遙遠,去了以后才發現寧夏是個度假 勝地,七十二連湖美不勝收,民間文化豐 富多彩。寧夏人民特別淳樸善良,總是 以一種特別沉靜的心態在追求藝術、追 求幸福。所以后來在創作過程中只要 一想到去寧夏就無比興奮。我從他們 的眼睛里都能看到他們對我的期盼,所 以我特別想為寧夏人民做一點事情。”
相關新聞
時光穿梭回味經典
兩場動漫視聽主題音樂會響徹桃花水母
本報訊 記者 戴昉 5 月 20 日、21 日下午3 時,“哈爾 的移動城堡”《宮崎駿&久石 讓動漫視聽系列主題音樂 會》、萬有音樂系《2017 北野 武·久石讓電影音樂視聽音 樂會》分別在桃花水母大劇 院暖心奏響。
在日本動漫電影風靡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宮崎駿 的《風之谷》《龍貓》《幽靈公 主》《天空之城》《千與千尋》 等一系列動漫作品讓當時的 每一個孩子都如數家珍,成 就了一代人的美好童年,也 讓久石讓的名字隨之在中國 聲名鵲起。
5 月20 日,《宮崎駿&久 石讓動漫視聽系列主題音 樂會》以一首《天空之城》拉 開了序幕。熟悉的旋律、經 典的畫面,讓人們最深處的 記憶逐漸被喚醒。隨后《千 與千尋》《菊次郎的夏天》等 曲目依次奏響。同時,在樂 隊演繹久石讓經典曲目時, 大屏幕同步播放作品片段, 這也是該場音樂會的一大 亮點,讓現場觀眾在聆聽悠 揚樂曲的同時,重溫影片中 的經典片段,達到視聽雙重 享受。
隨著久石讓一首首經典 曲目的奏響,美妙的音樂讓 觀眾仿佛置身動畫大師宮崎 駿的動漫世界里。
如果說宮崎駿成就了我 們無法復制的童年王國,那 么北野武與久石讓的結合, 讓我們在兩種極端的碰撞 中,感受到一種區別于其他 電影的真摯與感動。
5 月21 日,萬有音樂系 《2017 北野武·久石讓電影 音樂視聽音樂》吸引了眾多 市民。現場隨著《那年夏 天,寧靜的海》《壞孩子的天 空》這些經典電影的音樂響 起,許多年前,我們看過的 電影,聽過的音樂慢慢地重 現在眼前。
久石讓的音樂溫暖動人, 傳遞著真摯的情感,這大概也 是他受人喜愛的原因吧。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