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醫護人員等于尊重生命
新華社9 月18 日報道:接過已沒有意識的孩子,河南鄭州某醫院的一名女護士一路狂奔找醫生,最終從死神手上搶回一條生命。日前,這段女護士抱窒息娃上演“羅拉快跑”的事,引來網友一片點贊。網友借用著名電影《羅拉快跑》的名字稱其為護士版的“羅拉快跑”,為她這樣的行為點贊。我想,如果沒有護士的迅速反應,沒有其他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的搶救,這名小女孩極有可能兇多吉少。
有人說,這本來就是這位女護士的工作職責,不值得如此高談闊論。沒錯,但護士接過孩子后,可以選擇步行,可以選擇快跑,這完全取決于護士本身的責任感,根本不違反醫院的規定與職業操守。護士之所以選擇快跑,正是因為在職業規范和操守之外,還有對生命的一份額外尊重,還有對患者家屬擔心孩子心情的一種理解。
接到搶救通知后徹夜呆在手術房里搶救患者,打著點滴堅持在醫院上班,連續多個小時奮戰在手術臺出來后癱在地上睡著 ……這些一次次被網友點贊的時刻,都被記錄下來成為正能量的報道。河源也有這樣的例子。其實,在醫院這樣的地方,就算不是每天都上演女護士一路狂跑找醫生的畫面,但從死神手里搶回患者生命的事情一直都在上演,這也是醫院的職責所在。
除了感動與感謝,筆者認為,我們更多的還是要思考。我們見過上述不少感動的時刻,也見過許多因不滿醫院對患者做出的決定而毆打醫護人員的報道,甚至看過醫鬧糾紛。時代在變,醫生從事救死扶傷的職責與追求沒有變,而尊重醫生,就是我們在生命延續中達成的共識。人們出生睜開眼睛的第一瞬間見到的就是為你接生的醫護人員;成長過程稍有一絲不舒服,你會想到的就是去看醫生;在你走到生命的終點時,身邊除了你家人的陪伴外,還是醫生。
沒人敢說,一輩子不會與醫生打交道。當患者生命垂危時,醫生總會傾盡全力救治,他們把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奉為至上。醫護人員作為生命的守護神,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他們?
吳奕鎮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