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廣百!
“真想不到,這外來的和尚也念不好經,廣百才開了六年多就黯然退場了!”進入2月,廣百超市的退場在新春伊始師庫遴選。的河源商圈內激起了不小的“漣漪。不過,也有槎城網友說,廣百超市退出河源市場是早晚的事,六年前,盼望其進駐,進來后,其服務和銷售模式與預想的大相徑庭,讓人大失所望。“開業這六年多來,也就只在里面買了一把牙刷。”
一 競爭不是只有大才能贏
確實,作為來自省城的廣百超市,本應為河源消費者提供更多品質優良的商品,而超市里的專賣柜臺大多是些中低檔商品,既無性價比高的商品吸引眼球,又無“黏住” 消費者的招式,退場自在情理之中。
其實,退場不必驚訝。之前的和大福超市、友誼商場,無一例外不是在激烈的超市競爭中黯然離場。市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市場發展,弱勢者必淘汰。
然有退的,更有進的。與一些超市退場相反的是,一些便利、精選商品和豐富服務、高度統一的特許加盟管理體系使不少便利店在槎城快速復制,遍布社區小巷,不少還成為了社區商業的核心。
就其發展歷程而言,這些“小而美”的便利店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顯示了小資本生存的生機。
二 優勝劣汰是逃不過的法則
話又說回來,這幾年,槎城關于商場進退起伏的話題就沒有斷過。經濟大勢、來勢洶洶的電商,還有已建成和尚在規劃中的更多商業綜合體噴薄欲出,令槎城傳統的零售百貨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接地氣吸引人氣,才能不淪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能不讓人思索。
可以這樣說,槎城各大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已進入“群雄并起中原逐鹿”的階段。商業地產的“戰國時代”來臨。在日益激烈的商業地產競爭中,市場本身有凈化功能,可實現優勝劣汰。因而,在商業地產“戰國時代” 局面形成之時,有出局者則是必然。
三 商場經營應順應形勢發展
當下,槎城的商業發展,一方面是不斷涌現新興商業體,另一方面是超市的黯淡關門。如何看待這種局面?有些人把原因歸結于槎城人口不稠密,支撐不了商業的發展。
其實,多地的經驗證明,商業的繁榮指數,也不一定是以商業綜合體的數量來考量的,而是看社會消費總額。從整個格局上來講,河源作為欠發達的山區地級市,最多算是個五線城市,整個經濟體量養不活這么多商業體。如今又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商業憑著電子商務,逐步將消費群從線下轉為線上。商業模式的轉變,要適應整個社會大趨勢。
槎城商業風起云涌,新舊更替,難有笑傲江湖者!黯然退場者,莫過于那些跟不上經濟發展步伐的商場超市。然而就河源商業而言,其越來越繁華已是不爭的事實。
四 決勝商場的始終是服務
廣百超市的退場給我市超市業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但是,它沒有改變超市業數字化、便捷化發展的大方向,同樣,也并不意味著那些暫時紅火的超市就可以躺著睡大覺了。少了廣百超市的競爭,河源整個超市業依然無法擺脫產業轉型的大命運。
大浪淘沙,留下的必定是精華。在如今消費者用“腳”選擇的時代,“一招鮮吃遍天”的超市經營模式已一去不復返了。而那些勇于轉變、率先轉型的超市,積極擁抱智能化、互聯網化才有可能駛向新的“藍海”。這也正如一位零售行業專家所說:“不要指望善變的消費者永遠守著你富麗堂皇的建筑,他們最終選擇的是商品,而超市零售商更要記住的是,能讓你們留住消費者的始終只能是服務。” 何去何從,槎城超市業經營者們當好好思考了。
若能擁有百姓的口碑,得到市民的肯定,你還怕什么呢?
張 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