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為鄉村游注入“強心劑”
剛剛過完年,國家就給廣大農村創業者、農民發放福利——中央一號文件。花開別樣紅,今年的一號文件讓不少懷有鄉情的創業者及農村項目有處安放。一號文件其中一項指出,將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揮鄉村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這樣利好的政策,無疑給一直在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河源注入強心劑。河源不缺乏鄉村旅游資源,此前,由國家旅游局組織開展的鄉村旅游“千千萬萬”品牌中,我市有兩個村被認定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2 人入選“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39 家農家樂入選 “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1 人入選“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資源、優勢多,可并不能“散養散賣”,與農業品牌一樣,需要政府統籌資源,形成較大的“龍頭”,才能發揮資源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多更好的效益。
橫向對比,河源旅游從以往圍繞萬綠湖為主線,到如今延伸至巴伐利亞莊園、七寨湖公園及龍川佗城等地,甚至休閑采摘也能分到一杯羹,這證明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將鄉村旅游再提升臺階,往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養老業態新思路發展;再縱向對比周邊城市,鄉村旅游固然是鄉土味濃的休閑旅游,但也要形成獨具風格的行業標準,例如老生常談的導游服務、食宿等,要畫風一致才能彰顯鄉村游價值與品位。
一號文件釋放政策利好,飽含著黨中央對于農村工作的重視與關懷,但文件也給想從中得益的人提了醒:嚴禁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產或建私人莊園會所。鄉村旅游終歸鄉村旅游,是大眾所屬,想打擦邊球搞商業開發的做法切不可取,也需要嚴厲打擊。
吳奕鎮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