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高鐵時代打造河源“特區”
上月22 日,備受河源市民關注的贛深客專(贛深高鐵)廣東段正式動工建設,首個開工點就在江東新區梧桐山。贛深高鐵將在河源設立 4 個站點,其中的河源東站就設立在江東新區。于江東新區而言,贛深高鐵河源站建成后,將使江東新區成為河源南融深圳的“總端口”,依托高鐵全面融入珠三角1 小時生活圈,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上月22日,備受河源市民關注的贛深客專(贛深高鐵)廣東段正式動工建設。吳奕鎮 攝
贛深高鐵,大能力快速客運通道
贛深鐵路(贛州至深圳鐵路) 又叫贛深客運專線、贛深高鐵,它是國家骨干干線——京九客運專線的一部分,是為了緩解京九鐵路贛州至深圳間運輸緊張狀況而籌建的高速客運專線。贛深高鐵縱貫江西、廣東兩省,途經江西省贛州市,廣東省河源、惠州、東莞、深圳等地級市,其南端銜接沿海鐵路、廣深港客專,中部與廣梅汕鐵路、廣汕鐵路相銜,北端溝通昌贛客專、贛龍鐵路、渝長廈鐵路、贛韶鐵路等,并向北可延伸至北京,成為繼京廣深(港)、京瀘、沿海等縱向客專后,又一條跨越我國南北眾多省市,橫亙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的南北向大能力快速客運通道。
早在2011 年,江西就明確將推進贛深客專等項目,廣東省公布的“2011 年重點建設預備項目”也寫上了“贛深客運專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公示的《城市交通白皮書》提出,要打通至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的鐵路八大通道,提高對華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的鐵路交通輻射能力。2012 年1 月,在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分組審議會上,深圳市長許勤也呼吁加快贛深客運專線的建設,得到了省人大代表的重視。
2014 年2 月由贛粵兩省發改委共同委托的鐵四院已完成贛深客專預可研報告編制,預可研線路初步方案為:贛州——信豐—— 龍南——定南——和平——龍川 —— 河源—— 惠州—— 深圳。 2015 年1 月18 日,贛深客運專線預可研報告通過審查,該專線全長420 公里,設計時速350 公里每小時。2016 年10 月12 日,贛深高鐵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在我省唯一的先期開工段15.75 千米(義合至江東新區)完成施工圖審核報告。2016 年12 月22 日,贛深高鐵廣東段正式開工,計劃于2020 年建成通車。
贛深高鐵建成后,將與其他交通路線結成一個強大的交通運輸網,連接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對江東新區的經濟發展有巨大推動力。
依托贛深高鐵,打造河源“特區”
贛深高鐵在我市境內約170 公里,途經和平縣、龍川縣、東源縣、江東新區、源城區等地。設立和平東、龍川西、東源、河源東4 個站點,其中,河源東站將設在江東新區,位于臨江工業園高望片區,與迎客大橋直線相對。
市委、市政府明確,要依托贛深高鐵河源站規劃建設“高鐵新城”,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區,與現有中心區形成“雙核帶動”的發展局面;推動江東新區形成總部經濟、樓宇經濟集聚效應,把江東新區打造成河源的“特區”。
俗話說:“ 要富先修路。”由此可見,交通對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贛深高鐵的建成,必然縮小時空距離,增進沿途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加速人力資本、信息、技術、物質資料等經濟要素的流動。高速鐵路的建設會使所在城市在高鐵客運站周邊地區形成城市新的增長極,而這一地區往往會成為一個城市中功能最為多樣化、經濟活動最為頻繁、人口密度最高、土地集約利用度最高的地區。
江東新區是河源的“特區”,是我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重要戰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作為承擔河源改革發展任務的綜合功能區,既是當前全市投資的重點、發展的重點,也是未來引領河源發展的龍頭。尤其在當今河源加緊融入深莞惠經濟圈(3 + 2),深度對接深圳“ 東進戰略”、積極實施河源“南融行動”的重大機遇期,贛深高鐵的通行將成為江東新區招商引資的一大優勢與助力。
為了主動迎接高鐵時代、推進高鐵經濟帶建設,江東新區擬依托贛深高鐵、杭廣客專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以河源東站周邊村落為重點,打造“高鐵時代”項目,謀劃“高鐵新城”建設。
擁抱高鐵時代,謀劃發展高鐵經濟。江東新區將加快與紫金縣銜接,認真調整、優化和提升高鐵河源東站70 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瞄準廣深優秀人才生活和企業發展的空間需求,圍繞高端商務、文化創意、會展旅游、休閑體驗、健康養生和物聯網六大產業鏈,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新城”,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區,與現有市中心區形成“雙核驅動”的發展局面。
交通網消除城市距離,改變生活方式
軌道交通變“長”,城市距離就會變“短”,便捷的交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根據贛深高鐵每小時350 公里的速度計算,以后從河源到深圳只需要半個小時。現在,我們坐半個小時公交車上學、上班、上街購物;將來,我們可以花同樣的半個小時坐高鐵去深圳、廣州上學、上班、購物!交通改變的不只是經濟,更是人們的生活方式。
河源市第七次黨代會透露,未來5 年,將推進“ 一縱一橫” (贛深高鐵和杭廣高鐵)高鐵網建設,確保贛深高鐵2020 年建成通車,力爭廣河鐵路、龍龍高鐵、龍汕鐵路開工建設。加快與珠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開通深河兩市高鐵捷運快車,積極推動珠三角城際軌道延伸至河源,全面融入深莞惠“半小時經濟生活圈”。而在2016 年12 月28 日召開的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次聯席會議上,通過了與我市相關的包括機場、高鐵、鐵路、高速、航運、客運等7 項交通運輸類重點合作項目。今后我市周邊的交通將四通八達,形成極為便捷迅速的立體交通網絡。
由此可以想見,城市之間打破距離隔閡、真正實現融合的一天不久之后就會到來。而江東新區“高鐵新城”的建設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圍繞著交通線,商業區、住宅區、辦公區、休閑區等城市功能區將片片崛起。
本報記者 黃冉 楊容 特約記者 黃曉明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