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多舉措推動校園足球全面發展 多校成為足球特色學校
在上周結束的2017 廣東省“U 互動五人足球爭霸賽”全省總決賽上,東源縣第一小學足球隊載譽而歸,以位列小組第二的好成績進入全省八強。
東源的足球文化向來濃厚,競賽成績更是可圈可點。在2015 年河源市“U 互動校園足球聯賽”中,東源縣一小榮獲女子組第一名、男子組第三名;在2016 年河源市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組)比賽中,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獲得第一名,代表河源市參加 2016 年廣東省“省長杯”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組)全省總決賽并以小組第一名出線。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東源系統有力的校園足球推廣工作分不開。東源的校園足球運動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在全縣營造了濃郁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今年2 月份,東源成為全市首個“ 廣東省校園足球推廣試點縣”。
東源縣第一小學足球隊在2017廣東省U互動五人足球爭霸賽上展英姿。
專項支持: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完備
近年來,東源把加強校園足球教育建設及足球場地建設擺上議事日程,在政策、經費、師資等方面給予全力保障。該縣教育部門把足球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踐行“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目標,有力推動了青少年校園足球全面發展。
東源把校園足球開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 萬元保障校園足球工作正常開展,并積極爭取國家中小學校舍改造工程、薄弱學校建設工程和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政策資金,修建和改擴建了一批學校足球場。同時,各學校抓住“教育雙創”政策機遇,全面提升校園體育硬件設施,建設了一批標準化足球場。
目前,東源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完備,校園足球運動氛圍濃郁。全縣有11 人制足球場6 個,7 人制足球場 10 個,5 人制足球場18 個,訓練器材數量充足,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創新機制:營造濃郁的足球文化
有了場地,東源著力創新教育教學手段,構建多層面、全方位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體系。
該縣各中小學校每年對體育教師進行業務水平考試、技能測試和足球聯賽學校隊員、教練員技能水平測試,增強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責任感;鼓勵并實施優秀足球教練足球教學“走課制”,進行教師資源整合與共享。大力開發足球課程資源,因地制宜,開發和編制足球校本教材,實施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足球教學和課外活動。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積極開發足球校本課程《陽光體育,快樂足球》,根據足球課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在教學內容和教法上進行嘗試,對學生熟悉規則,提高技術、戰術,增強體質,提高心理意志品質和培養良好的道德作風具有一定的幫助。
東源將足球運動納入大課間或課外活動。其中,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縣一小等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每周用一節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普及足球知識,傳授足球技術,開展足球訓練。
東源各學校因地制宜,在師生中倡導“校園足球文化”,通過玩足球、畫足球、講足球、舞足球、賽足球、足球拉拉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普及足球運動;建立校內足球競賽制度,每年組織校內足球班級聯賽、年級挑戰賽,以競賽推動校園足球運動開展;定期召開校園足球經驗分享和開展班級足球活動,建立基于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校園足球信息平臺,動態報道足球活動、交流工作經驗、展示特色成果,通過微信等新媒體進一步營造濃郁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目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縣一小獲評“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東源實驗中學、藍口中心小學獲評 “省級校園足球推廣學校”。
本報記者鄭婷影特約記者王育斌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